【農機網 地方農機】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常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63萬畝,機收減損1個百分點就相當于增加糧食4710噸,機收減損意義重大,會澤縣農機部門對機收減損工作常抓不懈。
“減損就是增產,降耗就是增收,在耕地資源有限的大背景下,降低機收損耗對于實現糧食豐收、端牢中國飯碗,意義重大。今天通過省、市、縣專家對燕麥機收作業質量現場檢測,損失率、破碎率、含雜率、留茬高度和作業污染情況,五項指標均在國家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指標控制范圍內,作業質量合格,機收效果較好”,這是今年6月會澤縣農技人員接受記者現場采訪時說的。如何落實國家保障糧食安全戰略,會澤縣農業相關部門在穩面積、提單產、保供給的總體思路下,下大力氣推廣農業機械化,針對機械化薄弱環節,在機收時節加大培訓和技術指導,力求把機收損失降到最低。
在會澤縣駕車鄉等馬鈴薯主產區,當地農業相關部門重點從機播質量、中耕培土和機收三個環節加強技術指導,指導機手選用先進適用機具規范化作業,在秸稈處理薄弱環節推廣使用馬鈴薯殺秧機,極大的提高了機收效率,降低了薯塊損失。縣農業農村局制定了《會澤縣馬鈴薯機收減損工作方案》指導機械收獲作業。通過檢測:挖凈率為99.84%,明薯率為99.84%,傷薯率為0.157%,損失率為0.166%,結合現場測產3503.82公斤/畝的平均產量,綜合損失率僅為0.64%,平均機收損失22.54公斤/畝,機收效果較好。
在會澤水稻主產區的娜姑鎮,經農技人員對
聯合收割機現場收獲效果實測,損失率為0.68%,含雜率為0.23%,破碎率和污染情況均未檢出,莖稈切碎合格率達標,幾項指標都在農業農村部發布控制范圍。
秋收季節,會澤經常遇到陰雨連綿天氣,玉米、稻谷收到家里晾曬難的情況突出。當地農業相關部門抓住農機購置補貼機遇,三年來,引導農戶購置谷物果蔬
干燥機909臺(套)、保鮮貯藏庫57臺(套)、
玉米剝皮機和脫粒機820臺(套),較好地解決了困擾群眾在糧食收獲后處理難和初加工難的問題。另外,在農業搶種搶收和抗災減災方面,依托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成立了2個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確保在關鍵時刻有機可用、有人可用,為農業防災減災、確保糧食安全提供機械化支撐。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