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總結交流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五年成效經驗,謀劃“十五五”發展方向,10月29—30日,2025年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工作推進會在江蘇張家港召開。會議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其榮及中國農業大學等單位專家,圍繞有機類肥料研發應用、糞肥品質調查等進行授課指導。會議代表觀摩了張家港市綠色種養循環農業示范現場,3個試點省、3個試點縣和2個糞肥還田服務主體代表交流了經驗做法。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副主任張憲法、江蘇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張玉慶出席會議。
會議指出,“十四五”期間,各地積極探索、大膽實踐,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取得顯著成效。通過培育一支社會化、專業化的糞肥還田隊伍,構建一套科學化、精細化的糞肥還田技術方法,探索一批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利益鏈接、多方支持的長效運行機制,解決了糞肥還田“沒人能干、沒人會干、沒人愿干”的堵點痛點,成功探索出破解農牧脫節、種養分離難題的有效路徑。
會議強調,綠色種養循環農業一頭連著養殖業糞污治理,一頭連著種植業科學施肥、地力培肥和提質增效,是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關鍵舉措,是減輕農業面源污染、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治本之策,是促進產業融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引擎。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要充分認識到持續深入推進綠色種養循環農業絕不是一項可做可不做的“選擇題”,而是關乎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答題”。
會議要求,當前正值試點五年總結驗收和“十五五”謀篇布局的關鍵節點,要進一步理清思路、明確重點、加力推進。一是進一步強化政府主導與市場運作,優化種養結合生態循環布局,繼續鼓勵支持各類糞肥還田服務主體不斷發展壯大。二是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與裝備支撐,堅持“按需施肥、營養均衡”,深化模式集成,強化機械研發,突破裝備瓶頸。三是進一步強化機制驅動與政策保障,在養殖端壓實付費處理責任,在種植端培養糞肥施用習慣,在服務主體端提升還田服務水平和盈利能力。四是進一步強化全程監管與風險防控,建立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的監管機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糞污收集處理、糞肥運輸施用等關鍵信息全程可追溯。
來自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北大荒農墾集團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與科學施肥工作負責人、技術骨干參加了會議。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