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黑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永久免费-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

安徽省2019年秸稈綜合利用提升工程績效評價報告

2020-10-15 08:44:53 來源:安徽省農業農村廳 閱讀量:21463 評論

  【農機網 熱點關注】 一、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截至2019年12月底,全省秸稈綜合利用提升工程約束性指標性任務全部完成,其中:秸桿機械化還田示范片累計完成52處,完成率104%;飼料化或基料化商品化利用項目累計完成20處,完成率100%;大中型秸稈沼氣工程累計開工16處,開工率100%;10個秸稈發電項目全部完成本年度投資,完成率100%,其中5個為當年項目,已建成,新增發電并網裝機規模15萬千瓦,另外5個為跨年項目,計劃明年建成;生物質固化成型燃料生產點完成52處,完成率104%,;糧食主產區標準化秸稈收儲中心累計完成462處,完成率114%。
 
  二、工作開展情況
 
  2019年,省農業農村廳及相關省直單位以《安徽省秸稈秸稈綜合利用提升工程實施辦法》為指導,探索全省標準化秸稈收儲體系建設,大力發展秸稈能源化、原料化利用,穩步支持秸稈飼料化、基料化利用,不斷優化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水平,舉辦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博覽會,培育壯大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產業,以農作物秸稈產業化利用有效促進生態環境改善、農民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一)全面謀劃部署,推動任務落實。省直相關部門制定《2019年秸稈綜合利用提升工程實施辦法》《2019年秸稈綜合利用提升工程技術方案》《2019年安徽省秸稈綜合利用提升工程績效評價辦法》,對標秸稈綜合利用三年行動計劃,加強任務落實,不斷完善秸稈綜合利用提升工程績效評價機制和技術標準。各地成立了秸稈綜合利用提升工程相關領導小組,細化措施,落實責任,確定專人負責工作調度,扎實有力推進秸稈綜合利用提升工程工作。
 
  (二)加強財政支持,規范資金使用。2019年,省級繼續實施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獎補政策,全省各級財政對小麥、玉米、油菜按照20元/畝、水稻按照10元/畝的標準進行獎補,其中省財政對皖北三市九縣及大別山片區以及除此之外的國貧縣和省貧縣補助70%,對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市補助30%,對其他地區補助50%,其余由市縣財政足額配套,市、縣承擔比例由各市確定。各地制定了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資金獎補細則,組織開展項目資金專項督查、審計或績效評價,切實強化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提升工程相關獎補資金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三)強化工作調度,深入調查研究。每月定期匯總各市項目進展情況,每季度梳理工作,形成工作總結。根據各市進展情況,多次進行現場調度,督促加快項目建設進度,解決存在的問題,保證工程項目按序時推進。9月中下旬,我廳對全省秸稈綜合利用提升工程實施情況進行調研,深入項目現場,了解進展情況和存在的問題,總結提煉秸稈利用典型模式先進工作經驗,提出意見建議,形成調研報告。
 
  (四)開展宣傳培訓,營造良好氛圍。2019年5月-6月份,我廳邀請安徽日報農村版記者對省內各地秸稈綜合利用民生工程進行采訪。6月14日,在安徽日報農村版專版發表《新產業新作為新篇章——我省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紀實》,宣傳近年來我省秸稈綜合利用提升工程成果。各地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絡等多種形式,全面加強宣傳,把綜合利用政策及獎補標準宣傳到田間地頭,延伸至村組、農戶等。各級農業部門通過舉辦培訓班、召開現場會等形式進行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宣傳,引導種植大戶和農戶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形成了社會關注、市場主體參與、農戶積極響應的濃厚氛圍。
 
  (五)開展檢視自查,督促整改落實。根據《安徽省民生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關于檢視整改民生工作和民生工程突出問題實施方案〉的通知》(民生辦〔2019〕9號)要求,自8月份開始,開展了秸稈綜合利用提升工程突出問題檢視整改工作。全省共發現問題11處,主要有秸稈固化成型燃料生產點因未通過環評被責令停產、秸稈沼氣工程效益未完全發揮等問題。我廳相關人員通過電話督促、現場指導等多種方式,加快檢視整改工作進度,11月份對上報突出問題整改情況進行了全面檢查,并對未報送問題地區進行了重點抽檢。
 
  (六)加強總結交流,提升工作水平。10月底在宿州市埇橋區召開2019年全省秸稈綜合利用工作交流會,總結秸稈綜合利用提升工程工作成效和存在的問題,交流工作經驗,推動我省秸稈綜合利用產業高質量發展。
 
  三、實施效果
 
  一是秸稈綜合利用率顯著提高。2019年全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預計可達90%以上。
 
  二是秸稈收儲運體系不斷完善。2019年,全省42個糧食主產縣(市、區)共建成462處標準化秸稈收儲中心,覆蓋了一半以上鄉鎮,初步形成了“1+X”的秸稈收儲運體系,打通了秸稈產業化利用的后一公里。
 
  三是以秸稈資源利用為基礎的現代環保產業穩健發展。目前,全省有2200多家秸稈產業化利用企業,其中年利用秸稈量千噸以上企業600多家,年利用秸稈量萬噸以上企業80多家。
 
  四是推動了農業綠色發展。秸稈綜合利用產業的發展為秸稈等農業廢棄物找到了好去處,有利于農業循環綠色發展。
 
  五是促進了農民持續增收。秸稈產業化利用為農民開辟了增收的新渠道。秸稈收儲運、秸稈利用產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周邊農民就業。靈璧等縣優先選擇在貧困村建設標準化收儲中心,吸引社會上有實力的秸稈綜合利用企業承租,所得租金作為村集體收入,單個收儲中心每年可帶來不低于六萬元的集體收入。
 
  四、各市評分情況
 
  根據《2019年秸稈綜合利用提升工程績效評價辦法》要求,各市評分情況如下:
 
  因自評材料報送不及時,阜陽市扣0.5分。
 
  因秸稈焚燒火點數過多,滁州市、蕪湖市、黃山市扣0.5分,安慶市、池州市扣1分,淮南市扣2分,合肥市、六安市、宿松縣扣3分。
 
  因企業培育不足,淮南市、六安市、池州市扣1分,宣城市、馬鞍山市扣1.5分,銅陵市、黃山市扣2分,
 
  各地終分數為:亳州市、淮北市、宿州市、蚌埠市100分,阜陽市、蕪湖市、滁州市99.5分,安慶市99分,宣城市、馬鞍山市98.5分,銅陵市、池州市98分,黃山市97.5分,合肥市、淮南市、合肥市97分,六安市96分,廣德市100分,宿松縣97分。各市、廣德市、宿松縣分數均在85分以上,等級均為優秀。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產品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