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黑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永久免费-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

江蘇大力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省建設

2019-05-27 08:57:36 來源:農機化司 閱讀量:19677 評論

  【農機網 地方農機】2015年11月,農業部將江蘇省列為全國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示范省。三年來,江蘇省緊緊圍繞創建要求,堅持統籌規劃,突出工作重點,加快補齊植保、產地烘干等機械化短板,示范建設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至2018年底,江蘇省三大糧食作物六大生產環節全程機械化水平超過79%,機械化生產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得到顯著提升。
 
  一、明確目標任務,強化支持推動
 
  在統一認識基礎上,明確考核要求,強化支持措施,扎實推進全程機械化工作。一是強化行政推動。將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納入《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統一部署。從2016年開始連續4年將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寫入省委1號文件加以推進,將示范省建設列入省政府主要任務、百項重點工作進行督查。到2020年,全省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達到80%以上,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二是強化財政支持。省級財政設立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建設專項,“十三五”期間預算安排專項獎補資金4.44億元,支持66個縣(市、區)開展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示范縣建設。市縣兩級財政也加大了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資金支持力度,配套投入總額超過20億元。三是強化督查考核。組織專家對承擔全程機械化示范項目的縣(市、區)開展中期檢查,并分縣反饋督促整改;制定《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示范縣省級第三方核查工作方案》,開展省級第三方核查。根據中期檢查和第三方核查情況,嚴格按照《江蘇省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縣(市、區)考核評價辦法》,經過縣級自評、市級復核、省級考評、結果公示等程序,終確定省級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市、區)。
 
  二、聚焦薄弱環節,加快補齊短板
 
  針對水稻種植、糧食烘干、植保等薄弱環節,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加快補齊短板,全省水稻種植機化水平保持高位運行。一是購機補貼政策重點傾斜支持。按照全省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降定額、保重點”差別化調整的要求,對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薄弱環節農機裝備給予重點支持。采取適當提高補貼標準、優先兌付資金等手段強化引導,全省農機裝備結構明顯優化,薄弱環節農機裝備實現快速增長。二是農機作業補助政策強力支持。從2016年開始對秸稈還田作業分區域給予補貼,省財政每年安排8.8億元支持資金,地方各級財政落實配套資金1.9億元。根據當地薄弱環節實際需要,市、縣安排水稻育秧、機插秧、植保等作業補貼資金總額超過8億元,提高了農民薄弱環節作業機具裝備應用積極性。目前,全省機插率穩定在75%左右,植保機械化能力超過65%。三是烘干中心建設獎補政策專項扶持。針對糧食產地烘干短板,示范市、縣相繼出臺了“烘干中心先建后補”、“配套烘干設施補貼”、“清潔熱源改造補貼”、“烘干中心用地支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快推進補齊產地烘干短板,2018年全省產地機械化烘干能力超過54%。
 
  三、創新推進模式,強化示范
 
  全省各地結合實際,不斷創新創建模式,夯實創建基礎,打造典型樣板,合力推進全程機械化。一是強化示范。按照打造全國、省級、市縣等各個層面典型樣板示范的原則,分類示范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截至目前,全省共有22個縣(市、區)建設成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59個省級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示范縣、578個示范鄉鎮開展了示范創建,整體推進比例超過65.9%。二是創新推進模式。各地不斷創新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模式,先后涌現出了常州市金壇區的“一體兩翼”(農機服務組織為主體,農機農藝融合發展和農機技能人才培訓為兩翼)、灌南縣的“農機化+扶貧”、如皋市的全程托管、泰興市的“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泗陽縣的家庭農場聯合體共享等多種推進模式,推動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不斷深入。三是集成生產模式。在省級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建設過程中,各地探索集成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模式。常州市金壇區等17個省級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總結形成了共計28個適合當地的以水稻、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為主的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內容包括適用范圍、區域特征、技術規范及機具配備、典型案例等,為同類地區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產品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