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舉辦多作物智能化聯合收獲技術研討交流會,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加快農機創新產品中試驗證和熟化應用的意見》(農機發〔2025〕1號)有關要求,加快推進智能化收獲裝備熟化應用,大力推廣糧油作物智能減損機械化收獲技術,為我國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保障糧食顆粒歸倉提供先進高端智能裝備支撐保障。
機具作業演示環節在鐵鋒區齊齊哈爾農場開展,現場集中展示演示了30余臺(套)
收獲機具,重點演示了玉米大型智能收獲機、水稻智能
收割機、無人駕駛玉米籽粒收獲機等機具收獲作業,靜態展示了小麥、大豆等作物收獲機具、新能源收獲機以及國外大型智能高端機具,突出了收獲機大型化、智能化、綠色化、通用化新特點。在座談交流環節,與會專家開展收獲機技術交流報告,內容涵蓋智能化收獲技術發展前景、技術路線、推廣應用現狀等方面。高性能收獲關鍵部件及智能收獲機械創制項目團隊介紹了研發進展及推廣應用需求,部分省份的農機化主管部門及農機推廣部門同志介紹本省智能化收獲技術應用情況。
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牽頭組織開展了國內主流廠家的自走式玉米籽粒
聯合收割機綜合測評。從測評結果來看,參加測評的收獲機總損失率、籽粒含雜率、籽粒破碎率等參數符合推廣鑒定大綱指標,能夠滿足玉米籽粒聯合收獲需求。與會專家對測評機具、課題機具提出熟化應用建議。
各省份農機推廣機構代表,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山東理工大學、濰柴雷沃智慧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科研單位代表參加會議。會議得到了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黑龍江省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總站、黑龍江省農業機械試驗鑒定站、黑龍江農墾農業機械試驗鑒定站、齊齊哈爾市農業農村局大力支持。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