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黑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永久免费-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

【用戶故事】傳承與飛躍——三代農機之家的滾燙人生

2025-08-04 11:41:56 來源:凱斯紐荷蘭 閱讀量:20314 評論

  遼寧省新民市的范屯村有養農機第一村的稱號。我們來到馬文福家的時候農忙已過,他正和兒子忙著保養設備,父母正專注地為自家小院種的玉米和土豆澆水除草,四輛凱斯拖拉機靜靜地停在對面的機庫中。
 
  馬文福一家與農機的故事跨越了三代人,從一鋤一犁到萬物智能時代,一家三代種地的方式折射出半個多世紀中國農業的變遷。
 
  01.
 
  初代|精耕細作的老農人
 
  老爺子是真正的"老把式",用傳統的方式耕種土地。如今家里早已不靠種地養家,但他還是每天伺弄著院子里的莊稼和菜畦。那些靠天吃飯的記憶刻在了骨子里,而今他的"主場"雖已縮小至院落方寸,但對土地的眷戀,已成了生命的一部分。
 
馬家爺爺奶奶打點著院子里的小塊地
 
  02.
 
  二代|農機夫妻的創業打拼史
 
  2009年,馬文福和妻子吳新柳(小柳)用種地攢下的全部積蓄,買下第一臺國產拖拉機。"剛開始就想著自家種地方便,順帶接點零活。"馬文福回憶道。
 
  談到為什么選擇凱斯,妻子小柳回憶起一次和同行一起作業的場景:“對方的凱斯2104拖拉機犁地又直又好,再對比自己身后犁的深淺不一(有點像“狗刨”),當時就受刺激了。不久之后逛街時,碰巧聽說凱斯經銷商在店內搞活動,本來只是想著去看看,還沒下定決心要買,結果馬文福一聽到凱斯2104發動機打著的聲音,立刻拍板買下它。”
 
馬文福一家三口
 
  從2019年到2024年,夫妻倆賺了錢就再投入,先后購置了凱斯四臺拖拉機、兩臺青貯機和其他的農機具。從最開始的凱斯2104拖拉機,到再添兩臺2404拖拉機,再到去年的3404,如果今年下半年作業量理想,計劃再購入一臺3404。
 
  隨著規模慢慢擴大,馬文福夫婦在農忙時經常在外作業,漸漸沒法兼顧自家的田地,后來索性包給其他人,自己專注跨區作業。
 
  現在,他們一年中有近半年的時間在外作業,馬文福負責總體規劃及設備的維修保養,小柳既當司機又管后勤,從遼寧到河北再到內蒙和青海,馬家的機隊在中國北方的黑土地留下一道道車轍,夫妻配合默契,把日子過得像農機引擎一樣熱氣騰騰。
 
小柳從凱斯MAGNUM3404駕駛室下車
 
  03.
 
  三代|未來可期的后浪
 
  17歲的馬宏昊,是這個農機之家的"第三代傳人"。問及小馬對農機的了解,小柳打趣道:“他呀,打小就會開拖拉機,跟著他爺爺學的。略顯靦腆的小馬有著超越年齡的穩重和通透,盡管父母曾希望他努力考大學,但小馬卻另有想法,相比在學校里學習書本知識,他更喜歡跟著父親鼓搗機械,認定養農機是更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也成功說服了父母。
 
  小柳說:“這孩子車懂得比我們多,之前有一回3404拖拉機有個異響,機手開了好幾天也沒找出來問題,結果小馬上去開了一圈就打電話給他爸說是增壓機排氣口漏氣了,一看還真是。”
 
  作業總免不了風吹日曬,談及辛苦,曬得黝黑的小馬笑了笑說:“也還好,現在都有智能導航,也不是一直要盯著。”
 
小馬駕駛凱斯拖拉機
 
  像小馬這樣的年輕一代,對高科技農機的認知也有了更高的水平。父輩雖有多年的操作經驗,對于像“一鍵定速”這樣的智能功能卻并不敏感,而小馬和小伙伴卻能通過短視頻學習快速掌握這些功能,轉而教會父母和其他機手,更好地發揮凱斯拖拉機的技術優勢,提高作業效率的同時還可以降低操作強度。
 
  04.
 
  全家擰成一股繩
 
  自媒體錦上添花
 
  小柳有一個快手賬號“小柳農機”,目前已經積累了7萬多粉絲,“一開始也沒想別的,就想隨手拍,記錄下生活”,小柳說道。視頻里的小柳駕駛著拖拉機行駛在曠闊的土地上,英姿颯爽。
 
  粉絲中大多還是農機同行們,小柳有時也會拉上丈夫,對像凱斯3404這樣的大馬力拖拉機進行示范講解,吸引到眾多點贊。她分享的內容既有辛勞的作業奔波,也有逗趣的家庭日常,讓人感受到了一家人相互支撐的溫暖與向上。
 
  臨走時,他們還熱情地贈送了自己家種的苞米碴子(煮粥嘎嘎香)和咸鴨蛋,揮別后一家三口要一起去駕校——小馬就要滿18歲,可以正式考駕照了。這位充滿朝氣的接班人正蓄勢待發,準備在這片土地上續寫家族的故事 。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變的是工具,不變的是那份流淌在血脈里的堅持、與土地的羈絆,以及無論風雨晴晦都牢牢擰在一起的——家的力量。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產品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