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麥收季,津沽大地好“豐”景。為認真落實國務院“三夏”工作視頻調度會精神和農業農村部夏糧機收服務保障工作視頻推進會部署要求,6月11日,以“發展農機新質生產力 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天津市2025年“三夏”機械化生產現場推動會在濱海新區小王莊鎮舉辦。活動共分為3個展區,分別為農機展示區、作業演示區和技能比武區。
 
  在農機展示區,37家農機企業帶來72個主推的智能、高效農機產品。既有北斗自動導航駕駛系統、噴藥及除草機器等智能裝備,也有動力換擋、無極變速大馬力智控拖拉機,智能化電驅氣吹式高速精量播種機,能柔性無損摘穗的鮮食玉米收獲機,具備多種功能的高端青飼收獲機、馬鈴薯收獲機,便捷的電動桁架款絞盤式噴灌機,以及自走式秸稈撿拾打捆機。今年還新增展示設施農業、畜牧水產養殖、保鮮儲藏、應急救災領域農機裝備及零配件,以推廣農機新質生產力,推動農機裝備高質量發展,助力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
 
  作業演示區中,20余臺(套)機具展示了“機收—秸稈處理—機播—植保”全程機械化作業。如今小麥機收效率顯著提升,主流機具喂入量從7kg/s升級到12kg/s,收獲效率翻倍,損失率降低,且可適用于多種作物,成為跨區作業首選。
 
  現場還舉辦了機收減損技能比武,來自10個涉農區的20名選手積極參與,展現出良好精神風貌與高超技能,彰顯當代農機人的職業自信。
 
  活動現場,市農業農村委金匯江同志對全市“三夏”機械化生產進行動員,強調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把“三夏”生產尤其是夏收作為當前頭等大事來抓,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以龍口奪糧的緊迫感,壓緊壓實各級責任,打好“兩搶三減”組合拳,做好秸稈綜合利用和協同禁燒,強化督導服務和輿情管控,確保實現夏收首戰告捷,為全年糧食增產、農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據悉,天津小麥機收預計6月10日從濱海新區、靜海區啟動,由南向北推進,6月25日左右大面積收獲結束。機收同時開展玉米機播,6月30日左右夏玉米大面積播種完成。目前全市已檢修各類機具2.4萬余臺,培訓機手、修理工2000余人。今年預計4500余臺聯合收割機、8000余臺拖拉機、5000余臺播種機等投入“三夏”。目標是實現小麥收獲、秸稈綜合利用、夏玉米機播率均超98%,小麥機收損失率控制在1%以內。
 
  鑒于夏收天氣復雜,“爛場雨”等風險猶存,“三夏”期間,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將圍繞“搶”與“快”,從保暢通、供給、安全、服務、應急、監管等多方面落實保障措施,全力推進“三夏”生產。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