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機網 政策與標準】近日,農業機械化管理司發布《山東省“十四五”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據統計,“十三五”時期,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1.09億千瓦,
拖拉機247.9萬臺,臺均動力17.8千瓦,比“十二五”末增長20%,其中大中型拖拉機達到50.4萬臺。
谷物聯合收割機達到33萬臺,比“十二五”末增長23%,其中稻麥
聯合收割機19.1萬臺,玉米聯合收割機13.9萬臺,自走式玉米聯合收割機達到9.9萬臺,比“十二五”末增長69%,自走高效化發展趨勢明顯。花生收獲機達到5.2萬臺,比“十二五”末增長35.5%。高新科技和新興業態農機具爆發增長,谷物烘干機達到3645臺,比“十二五”末增長32.6%;農用航空器達到7566架,是“十二五”末的168倍。林牧漁加等各業農業機械裝備水平不斷提高。
據該規劃制定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全省農機總動力穩定在1億千瓦左右,整建制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2%,基本建成農業機械化強省和“兩全兩高”農業機械化示范省。
“十四五”農業機械化主要指標表
“十四五”農業機械化發展主要任務 ——
著力優化農機裝備結構:按照全省農業生產發展布局、種養加規模、機械裝備作業能力等,按照“四分”(分區域、分產業、分品種、分環節)法梳理機械裝備配套總量需求,根據我省現有農機裝備的存量,通過增量優化科學調整農機裝備結構布局,著力推動農機裝備補短板、強弱項,確保“有機可用”“有好機用”。
著力提升農作物全程機械化:鞏固提升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針對糧食作物規模化生產,優化提升種子種苗處理、耕種收、植保、灌溉、烘干、秸稈利用等機械化作業能力;加速推進經濟作物機械化,主攻花生、大豆、馬鈴薯、蔥姜蒜、大田蔬菜種收和棉花采收機械化,推廣精量播種、減損高效收獲、殘膜回收等機械化技術。
著力推進農業全面機械化:大力推進林果業、畜牧水產養殖業、設施種植和農產品初加工等各業機械化,明確發展重點,總結完善技術路線,加快示范推廣,推進機藝融合,促使良種、良法、良田、良機配套,推進農業生產機械化全面發展。
著力強化農機社會化服務:大力培育農機合作社、合作社聯社、農機作業服務公司和農機大戶等新型農機服務主體,著力發展農機訂單作業、跨區作業和生產托管等社會化服務,創新農機服務業態和服務模式,提升信息化服務和規范化建設水平,推進農機服務向農業生產全過程、全產業延伸,不斷強化支持配套政策,優化發展環境。
注:本文由農機網(www.xyzjds.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