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黑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永久免费-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

吉林梨樹縣創新耕作模式 黑土地保護實踐取得明顯成效

2020-07-30 10:05:26 來源:吉林省四平市農業農村局 閱讀量:15530 評論

  【農機網 地方農機】 針對過分追求產量帶來的黑土地長期透支問題,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從2007年起,與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集成創新技術,探索保護性耕作的“梨樹模式”。
 
  一是試驗推行秸稈全覆蓋技術。開啟秸稈全覆蓋免耕播種“梨樹模式”,2016年,《農民日報》整版刊發報道。這種模式核心內容是,玉米收獲后將秸稈全部還田覆蓋地表,春季使用免耕播種機一次性完成整理秸稈、開溝、施肥、播種、覆土、鎮壓等作業,大限度減少土壤擾動次數,達到蓄水保墑、培肥土壤和穩產高產效果。這種模式帶來顯著的生態效益。經連續10年監測,試驗地塊土壤含水量增加20—40%,耕層0—20厘米有機質含量增加12.9%;每平方米蚯蚓數量增加到120多條,是常規壟作的6倍;保護性耕作每年減少秸稈焚燒100萬噸以上,顯著改善空氣質量;每年減少化肥使用量3000噸,有效減輕農業面源污染。同時,這種模式每公頃可節約成本1200元左右,單產提高8%以上。
 
  二是創新研制免耕播種機。全力破解推廣保護性耕作過程中應用機械化難題,加大力度推進免耕播種機研發。2008年,免耕播種機在梨樹問世,現在已經發展到第6代,農機大戶達到320戶,全縣投放免耕播種機、深松整地聯合作業機等配套農機具近2萬臺套。
 
  三是大力推廣全程機械化技術。借助新型合作經濟組織強勁發展優勢,鼓勵村屯干部、種糧大戶、致富帶頭人發展規模化經營,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分別達到3651個、938個,流轉土地130萬畝。廣泛應用全程機械化技術,打破條塊種植對保護性耕作的約束限制,2020年,全縣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2%。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產品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