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農業農村廳、遼寧省財政廳近日印發《遼寧省2025年省級黑土地保護項目實施方案》(簡稱《方案》),明確提出2025年重點在典型黑土區實施黑土地保護措施500萬畝,建設一批集中連片、土壤肥沃、生態良好、設施配套、產能穩定的黑土地保護示范區。
《方案》提出,根據黑土耕地面積、工作基礎、實施績效等因素,確定實施地點和規模。一是在17個典型黑土區重點縣中,選擇新民市、遼中區、康平縣、臺安縣、撫順縣、本溪縣、鳳城市、寬甸縣、遼陽縣、燈塔市等10個縣(市、區)實施“秸稈還田+堆漚肥還田”100萬畝;二是在17個典型黑土區重點縣實施秸稈還田400萬畝,項目實施地塊原則上不得與本年度黑土地保護性耕作地塊重復。
實施內容
(一)實施秸稈還田。根據水熱條件、地形地貌、耕作模式、農業機械化水平等差異情況,旱地因地制宜采取粉碎翻壓還田、碎混還田、滅茬淺旋還田、覆蓋還田等技術措施,水田推行秋季濕耙還田、秋季翻埋還田、春季留茬翻壓還田等技術措施。
(二)實施堆漚肥還田。以推進糞肥就地就近還田利用為重點,以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等為主要原料堆漚有機肥,宜采用有機肥拋灑機施用堆漚肥。堆漚肥相關技術指標應符合《農業廢棄物堆漚肥料生產技術規程》(DB21/T 3419)要求。
(三)培育厚沃耕層。將秸稈還田與堆漚肥還田集成實施,旱地采用深翻、深混、淺旋等,水田采用深翻、深旋、打漿等機械作業方法,將秸稈、堆漚肥混于土層,培育黑土地厚沃耕作層,提高黑土地質量。
(四)開展監測評價。按照《遼寧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做好黑土地保護工程黑土區耕地質量監測評價工作的通知》(遼農辦農發〔2022〕442號)要求,強化年度黑土地耕地質量監測,繼續做好實施效果評價有關工作。
(五)推進上圖入庫。通過全國農田建設綜合監測監管平臺,及時開展項目實施任務上圖入庫。對秸稈還田、機械拋灑施用有機肥作業納入農機服務平臺管理,積極運用監測、遙感等技術手段,做到有跡可循、作業數量和地點清楚,方便與上圖入庫銜接。
補貼方式與標準
項目縣要按照“資金與工作任務匹配、模式與補助方式結合”的原則,科學測算補助標準和補助規模。一是秸稈還田補助。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民等實施秸稈還田給予補助,每畝補助不超過25元。二是“秸稈還田+堆漚肥還田”補助。資金全部用于對堆漚肥生產企業等實施堆漚肥還田給予補助,每畝補助100元。其中,新民市、康平縣、臺安縣、撫順縣、本溪縣、鳳城市、寬甸縣、遼陽縣項目資金由縣級支付;遼中區、燈塔市項目資金探索優化資金使用管理方式,由省農業農村發展服務中心統一支付。
注:本文由農機網(www.xyzjds.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遼寧省農業農村廳。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