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機網 本站原創】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餐桌已經不局限于以往物質匱乏時的粗茶淡飯了,各種雞鴨魚肉開始頻繁出現在人們的一日三餐里,但是隨之而來的質量安全問題也讓人們提心吊膽,畢竟各種頻出的食品安全漏洞觸目驚心。如何保證人們的“菜籃子”安全,保證“餐桌上的安全”,還得從“菜籃子”的源頭說起,也就是農業。
農業有多重要?它關乎我們的一日三餐、衣食住行,是支撐我國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業,它是不起眼的基石,但也是重要的經濟支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今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而農業就是寶貴的生態資源,如何發展農業?我國致力于走一條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綠色發展為導向、以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為動力,走出一條產出、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也就是農業綠色發展道路。
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是強農興農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手段。日前,農業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簽署《農業部 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北京
農產品綠色安全示范區合作協議》,農業部部長韓長賦介紹,農業部將2018年確定為“農業質量年”,大力促進增強質量安全意識,推進標準化生產,嚴格全程監管,提高農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預示著全國“農業質量年”拉開序幕,未來將開展一系列活動來保證農業和農產品質量,為老百姓的餐桌安全保駕護航。
農業強不強,關鍵看品牌。品牌對于農業的質量有著重要的保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品牌就是信譽,就是市場號召力。當前我國正處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時期,在消費結構不斷轉型升級和現代農業提質增效的前提下,品牌農業不僅是市場的選擇,更是人們的期盼。
農藥對于農業質量的影響也至關重要。深入推進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是對農業質量的保證,也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舉措,對提升農業質量至關重要,是老百姓餐桌安全保障的道關卡。
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農產品質量安全需要標準體系來保障,深入開展專項治理,嚴懲違法犯罪分子,加強監管能力建設,構建質量追溯體系,讓農產品生產過程透明化,讓農民吃得放心。
據了解,為了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我國已開展了四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市)創建活動,目前已有107個縣市獲得了全國首批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市)稱號,確定了第二批215個創建試點單位,目前這些縣市均已取得明顯的成效,為老百姓的“菜籃子”提供了堅實的保障,也為人民的餐桌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線。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