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機網 本站原創】12月24日,在廣東珠海金灣機場3000多人,以及網絡直播數萬網友的見證下,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自主研發的我國*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成功首飛。至此,“大飛機三劍客”全部聚齊。
曾經的“痛處”得到安撫
此次“三劍客齊聚”,并非國人初次致力于大飛機制造。1970年,“運-10”項目上馬,研制出兩架飛機,并于1980年試飛成功。但由于經費問題,也有“中美合作扳倒‘運10’”之說,總之,1986年“運-10”項目黯然下馬。
而后,與美國麥道公司合作生產MD90系列客機,并在國內銷售,希望以此“妥協”來掌握生產技術。但波音公司在1996年兼并麥道,徹底斷絕了這條道路。
空客市場一向被波音和空客兩家大公司壟斷。截至今天,國人出行乘坐的客機都是從國外采辦的,以致還曾有“中國賣八億件襯衫才能進口一架空客飛機”的說法。因此,自立研發、制造“民用大飛機”一向是國人的夢。而如今,夢之光在閃閃發亮。
“大飛機”助長工業制造業“士氣”
“大飛機”不單單只是一件產品,更多的是對眾多相關產業的關聯效應。據統計,在C919開發研制階段,共有22個省市200多家企業、36所高校、數十萬產業人員參與其中。建成五條先進生產線,攻克了一百多項核心關鍵技術,掌握五大類20個專業6000多項民用飛機技術,帶動了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群體性突破。
除了拉動中國整個工業體系的上升,“三劍客”的成功更是助長了中國整個工業制造業的“士氣”。技術落后,自主研發能力低下,市場只能眼睜睜被國外搶走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
“大飛機”帶給農機企業的思考
工業制造業水平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體現,而農業機械水平是一個國家農業實力的重要體現。目前,我國農機市場充斥著國產農機和進口農機,其中熱銷農機品牌中除了東方紅、毆豹等民族品牌,也有久保田、約翰迪爾等外資品牌。
從品牌調查用戶喜愛程度來看,這些進口農機完全不亞于甚至還超過了國產品牌。據了解,有些用戶認為在產品的質量、使用年限、以及使用的舒適度上進口農機要好于國產,而在產品價格方面,國產農機要低于進口,并且大多數國產機械擁有國補和省補,因此國產價格優惠相對多些。但是打“價格戰”并不能成為國產農機的首要出路。有專家認為,國產農機只有在普遍尋找價廉質優的制造原材料和技術的時候,才是“價格戰”穩贏之時。
大飛機是衡量一個國家航空工業水平的重要標尺。長期以來因受技術能力的制約,我國嘗盡了沒有自主大飛機之苦,其儼然成為了幾代人的夢想。如今,這個夢想正在逐步被照進現實。作為工業制造業的“老大哥”,再次用實力證明“自力更生,發憤圖強”是必經之路。因此,農機行業更沒有止步不前的理由。
注釋:
“大飛機”指起飛重量在100噸以上,座位數在150以上的大型干線飛機,包含軍用運輸機、民用客機。 中國農機網(www.xyzjds.com)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資料來源:人民網,百姓心聲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