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雙季稻機插項目列入省重大科技專項
日前,市農機管理總站與省科技廳簽訂《雙季稻機插關鍵技術的試驗與研究》項目合同。這意味著,我市雙季稻機插技術被列入2008年度省科技廳重大科技專項和優先主題農業項目。未來三年內,我市將重點圍繞雙季稻機械化插秧技術克難攻堅,進一步推進水稻生產機械化進程。
省科技廳重大科技專項是我省科技發展的重中之重,不僅包括紡織、皮塑等傳統優勢產業,還有軟件、生物技術等*產業。各承擔項目的主體通過科技攻關,帶動科技的局部躍升和突破,從而提升相關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紹興市水稻機械化生產的研究走在全省前列。近年來,市農機管理總站、市農技推廣總站、市農科院、市種子管理總站通過聯合攻關,研究出針對單季稻的機械化育插秧技術,補上了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的一塊“短板”。在此基礎上,我市自主研發出水稻簡易規格化無盤育秧技術,在省工節本、提高技術易用性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市農機管理總站站長蔡亞軍告訴記者,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的潛力,在于將其從單季稻擴展到雙季稻,提高水稻復種指數和土地利用率,進一步提高糧食保障水平。
據悉,《雙季稻機插關鍵技術的試驗與研究》項目分為四大重點課題,即機插適宜品種的篩選與組合、簡易規格化育秧技術的試驗與研究、機插技術要點及適宜機具的試驗示范、機插水稻大田管理生態環保及高產栽培技術研究。項目于2008-2010年期間實施,總投資230萬元,實施期間項目區及輻射區將完成水稻機插面積10萬畝以上;針對水稻機插品種篩選組合,制定一套規格化育秧、機插作業要點、大田生態管理技術等機插全程的集成技術規范。預計通過項目實施,試驗區機插水稻畝產可比常規種植水稻提高50公斤,生產成本比常規作業節本70~90元/畝。
目前,市農機管理總站及有關單位已經初步開展了水稻品種篩選研究,對簡易規格化無盤育秧技術進行新的提升。為提高大田內落苗數量,農機管理總站還與有關農機廠家聯手,進行機插行距從9寸到7寸改進的研究。市農業局有關負責人說,紹興探索的總體目標是,使我市水稻機插技術進一步適應精耕細作的農作習慣,符合“連作晚稻雜交化,雜交水稻機插化”的趨勢,達到早稻和連作晚稻全部機插,產量達到兩個千斤的目標,提升紹興乃至全省的糧食保障水平。
- 凡本網注明"來源:農機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農機網,轉載請必須注明農機網,http://www.xyzjds.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