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推薦展會
更多 > >
推薦專題
更多 > >
推薦視頻
更多 > >
瀏陽市農機補貼機具種類增加36個品目
日前,瀏陽市農機工作會議上傳來了好消息:今年我市農機的補貼機具種類比去年增加36個品目,共計11大類79個品目,增加了農民普遍歡迎和農業生產急需的多功能農田作業機等產品。同時,補貼資金也將超過2000萬元。
瀏陽市從2005年開始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短短數年,我市農機持有量大大增加,極大地改變了農村生產方式,農田機耕率超過90%,水稻機收率達到80%.農業機械化不僅讓很多農民增加收入,更讓一些勞動力從傳統的勞作中解放出來。同時,隨著種糧大戶的增加,農機的普及,我市出現了十余家農機服務合作社,他們不但在瀏陽從事土地整理、田地翻耕、水稻插秧、水稻收獲等工作,還馳騁于湘鄂贛地區作業賺取收益。
2009年,我市累計補貼農業機械2812臺(套)共計2000萬元,拉動農民資金投入6000多萬元,直接受益農民達2400余戶,農機化直接帶動農民純收入增長達人平200元。2010年,隨著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加大農機具購置補貼和種類,我市政策也作出了相應調整,不但增加了補貼金額,也擴大了補貼范圍。今年的補貼機具種類繼續以糧食作物生產機械為重點,兼顧畜牧業、漁業、林果業、設施農業及農產品加工機械等共計11大類79個品目的機具。同去年相比增加36個品目,諸如農民普遍歡迎和農業生產急需的多功能農田作業機、40千瓦以下排灌機組、機械化育秧軟盤等產品。
當天的會議還提出要重點推進油菜、煙草、果茶、畜牧水產等領域農業機械化的應用,注重發展設施農業,加大插秧機、烘干機等農機具的推廣力度;要抓好北盛油菜機械化生產示范點、淳口設施農業示范點、大圍山高山水果滴灌示范點的建設工作;并啟動“龍伏農業機械化示范基地”項目建設。
享受財政補貼的農機具一律實行目錄管理,由廠方推薦的經銷商銷售,其中補貼額在500元以下的機具統一在工業品大市場銷售。農民在購買農機時要及時與市農機局提出申請,由市農機局公示后與購機戶簽訂《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協議》,購機戶持協議到補貼機具經銷商處談價購機,交款時直接減去補貼額。
其補貼率不超過機具價格的30%,插秧機補貼率為50%,育秧設備補貼率為50%,且單機補貼額不超過5萬元;根據實際需求,100馬力以上拖拉機烘干機補貼限額提高到12萬元。
市委副書記吳震對我市農機推廣工作給予肯定,認為農機補貼工作做得扎實。吳震指出,農業機械化的基礎在于農業生產的合作化,各類農業專業生產合作組織要通過整合農機資源,加大跨區作業服務組織力度,堅持大膽“走出去”的戰略。同時要注重培育農機人才的培養,要以點帶面,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推進我市農機化事業的全面發展。
市領導熊清溪、卜繼炘、易利文出席會議。
瀏陽市從2005年開始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短短數年,我市農機持有量大大增加,極大地改變了農村生產方式,農田機耕率超過90%,水稻機收率達到80%.農業機械化不僅讓很多農民增加收入,更讓一些勞動力從傳統的勞作中解放出來。同時,隨著種糧大戶的增加,農機的普及,我市出現了十余家農機服務合作社,他們不但在瀏陽從事土地整理、田地翻耕、水稻插秧、水稻收獲等工作,還馳騁于湘鄂贛地區作業賺取收益。
2009年,我市累計補貼農業機械2812臺(套)共計2000萬元,拉動農民資金投入6000多萬元,直接受益農民達2400余戶,農機化直接帶動農民純收入增長達人平200元。2010年,隨著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加大農機具購置補貼和種類,我市政策也作出了相應調整,不但增加了補貼金額,也擴大了補貼范圍。今年的補貼機具種類繼續以糧食作物生產機械為重點,兼顧畜牧業、漁業、林果業、設施農業及農產品加工機械等共計11大類79個品目的機具。同去年相比增加36個品目,諸如農民普遍歡迎和農業生產急需的多功能農田作業機、40千瓦以下排灌機組、機械化育秧軟盤等產品。
當天的會議還提出要重點推進油菜、煙草、果茶、畜牧水產等領域農業機械化的應用,注重發展設施農業,加大插秧機、烘干機等農機具的推廣力度;要抓好北盛油菜機械化生產示范點、淳口設施農業示范點、大圍山高山水果滴灌示范點的建設工作;并啟動“龍伏農業機械化示范基地”項目建設。
享受財政補貼的農機具一律實行目錄管理,由廠方推薦的經銷商銷售,其中補貼額在500元以下的機具統一在工業品大市場銷售。農民在購買農機時要及時與市農機局提出申請,由市農機局公示后與購機戶簽訂《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協議》,購機戶持協議到補貼機具經銷商處談價購機,交款時直接減去補貼額。
其補貼率不超過機具價格的30%,插秧機補貼率為50%,育秧設備補貼率為50%,且單機補貼額不超過5萬元;根據實際需求,100馬力以上拖拉機烘干機補貼限額提高到12萬元。
市委副書記吳震對我市農機推廣工作給予肯定,認為農機補貼工作做得扎實。吳震指出,農業機械化的基礎在于農業生產的合作化,各類農業專業生產合作組織要通過整合農機資源,加大跨區作業服務組織力度,堅持大膽“走出去”的戰略。同時要注重培育農機人才的培養,要以點帶面,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推進我市農機化事業的全面發展。
市領導熊清溪、卜繼炘、易利文出席會議。
上一篇:拖拉機故障前有哪些異常
下一篇:中藥(中草藥)超微粉碎機的發展
- 凡本網注明"來源:農機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農機網,轉載請必須注明農機網,http://www.xyzjds.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