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吉林省農業農村廳在長春市舉辦全省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管理人員培訓班,貫徹落實全國農民教育培訓省級主管部門工作會議精神及省委省政府對農民學習教育部署要求,錨定年度目標,總結經驗,部署工作,進一步提升省、市、縣各級培育工作組織管理水平,此舉也標志著吉林省2025年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全面啟動。
圍繞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人才需求,2025年全省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主要包括常規培訓和專題培訓兩項任務,重點抓好糧油和重要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能力提升培訓、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帶頭人培訓、文明鄉風建設素質素養提升培訓、人參及特色農牧產品種養技術提升培訓、農機手技能提升培訓、鄉土文化能人培訓、新型經營主體數字化技能應用能力提升培訓等7項工作任務,計劃培育高素質農民16231余人。
在培育方式上,今年的高素質農民培育創新強化組織管理、資源管理及典型宣傳,嚴格遴選培訓機構、培訓對象,嚴謹制定開班計劃、課程分配,嚴肅開展跟蹤服務。支持多部門、機構、農業科研院所、涉農院校參與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支持將涉農部門、院校專家教授、農技推廣人員、鄉土人才等納入師資隊伍,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有償承擔農民實習實訓任務,鼓勵培訓機構探索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手段在高素質農民培育領域的應用。深入挖掘創新經驗與實踐案例,多維度多渠道開展宣傳,生動展現培育成果與學員風采。
今年是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工程化、項目化的第一年,省農業農村廳要求全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嚴格按照《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管理工作規程(試行)》和《高素質農民培育規范》開展各項工作,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強化組織管理,加強宣傳引導,遴選好培訓機構和培育對象,制定好開班計劃,合理分配課程,做好跟蹤服務,確保全年培訓任務按計劃順利完成。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