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化播種質量的提升是提升作物單產潛力的關鍵途徑,農機與農藝相互配合才能確保高質量機播的實現。為此,必須將提高機播質量作為首要任務,使播種更加精準,減少種子浪費,提高出苗率和成活率,最終實現作物的豐產豐收。機收減損技術的應用,將減少收獲過程中的損失,保證糧食的完整和品質,進一步提升糧食安全水平。市農牧技術推廣中心協同各旗區技術部門創新服務方式,強化技術指導,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落實示范推廣,助力穩產增收2025年,參照玉米密植高產技術要求進行了機械化耕整、種、植保作業,試驗面積200畝,示范田進行了2種耕作方式,利用北斗導航進行了四種類型
播種機的種植比對,并對少部分地塊兒未采用農用北斗導航種與利用農用北斗導航種植的優勢比對,在作業過程中利用物聯網監測設備,對農作物耕種收進行作業監測,采集作業質量數據,對高質量機械化播種技術優勢進行數據支撐。試驗田間管理環節、收獲環節,將采取統一標準、統一模式進行管理。根據機收減損技術的要求對種植的200畝玉米,選擇適宜時期,適宜機型對玉米進行機收測損比對。推廣適宜本地區的機收減損技術,“以點帶面”輻射帶動廣大農機手操作好農機具,選對能提高產量的機具、推廣玉米機收減損技術。 
  二、加強培訓指導,推動技術落地市旗兩級農機技術推廣部門以推廣配套北斗導航利用高性能播種機種植,以機收減損技術為重點,著力提高播種質量,及時滴水出苗,構建合理高產群體,夯實單產提升基礎,為春耕生產注入科技動能;以“理論+實踐”“室內+田間”的形式開展跟蹤技術服務,全面提升技術覆蓋面和到位率。截至6月初,已累計開展田間技術指導290人次,服務農戶及新型經營主體1340人次;組織室內培訓11場,培訓專業技術人員60人次;舉辦播種機現場觀摩會6場。下一步繼續對機收環節重點進行技術指導,推廣機收減損技術。
 
  目前正值玉米苗后除草關鍵期,利用好關鍵時機探索機械化除草技術的應用與推廣。下一步,市旗兩級農技推廣部門將錨定目標、精準發力,繼續下沉一線做好全程跟蹤服務,及時解決技術難題,保證玉米機收減損技術能做到“學得會、用得及時、用得對”,確保全市玉米得以最少減收損失,讓每一粒收獲的玉米進入糧倉。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