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2025年全國農機科研院所長會議暨“十五五”農機科技創新展望會在河南省駐馬店市成功舉辦。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會長陳志,中國農機院黨委書記、董事長馬敬春,河南省農機農墾發展中心副主任蔣興寧等出席會議并致辭,來自全國各省市農機科研院所、高校及行業企業的160余名代表齊聚一堂,共商農機科技創新大計。會議由中國農機院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苑嚴偉主持。

陳志回顧了全國農機科研院所長會的發展歷程,高度肯定了院所長會議機制對行業協同創新的推動作用。他呼吁院所、高校與企業深化產學研合作,聚焦農機裝備短板,提升產業鏈韌性,為保障糧食安全、實現農業現代化注入更強動能。
馬敬春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謀劃的交匯之年,農機科研院所肩負著推動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支撐農業強國建設的時代重任。他總結了中國農機院2024年改革成果,包括完善科研管理體系、突破“卡脖子”技術、深化人才培養戰略及引領行業戰略研究,并強調加速智能農機裝備研發與產業生態構建。
蔣興寧表示,河南省是農業大省、農機大省,河南省農業裝備應結合區域實踐,做好技術升級與未來規劃,為全國農機發展提供參考。
專題報告環節,中國農機院總工程師方憲法以《“十五五”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趨勢與布局》為題,系統解析了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內涵與十大熱點方向。他指出,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顛覆性技術正加速與傳統農業融合,需構建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體系,推動農業全鏈條轉型升級。
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院長路戰遠在《大豆生產機械化發展的路徑選擇與趨勢分析》報告中,深入剖析北方大豆機械化瓶頸,提出系統性解決方案,為破解關鍵裝備技術難題提供實踐路徑。
在交流研討環節,來自黑龍江省農業機械工程科學研究院、吉林大學、甘肅省機械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等9家單位的代表分享了院所高校發展特色與“十五五”發展展望。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農機科研院所須強化“產學研用”協同機制,加速智能化農機研發與技術創新成果轉化。
會議聘任陳志為全國農機科研院所長會議名譽主席。本次會議通過了《全國農機科研院所長會議組織方案》,推選了山東省農機院為2026年度農機科研院所長會輪值主席單位。
會議促進全國農機科研院所高校攜手共進,通過專題研討、經驗分享與戰略謀劃,進一步凝聚了行業智慧,以科技創新為筆,以產業需求為墨,奮力書寫中國農機嶄新篇章,為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支撐。
會議以“智匯十五五 智領新未來”為主題,由中國農機院主辦、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農業裝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農業裝備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等承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