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科技創新】數據顯示,當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1%。說到農業科技,通過導航技術實現全程自主作業的“無人駕駛農機”備受業界關注,也是近年來農業機械化發展具有代表性的產物之一。
無人農場,即在人工不進入農場的情況下,通過對農場設施、裝備、機械等遠程控制,或通過智能裝備與機器人的自主決策、自主作業,完成所有農場生產、管理任務的一種全天候、全過程、全空間的無人化生產作業模式。
日前,菜鳥成功中標浙江西塘農業數智化升級項目,并將在當地建設全流程高度自動化、無人化的現代糧食倉儲系統,打造國內領先的“無人糧倉”。機械臂、AGV機器人、四向穿梭車等自動化設備將悉數出現在倉內。
近年經過實踐驗證,無人駕駛農機能夠極大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提高作業精準度,將給農業生態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四川“五良”融合無人農場——
四川省首個無人農場,全稱四川“五良”融合無人農場(大邑)示范基地,有個前綴“五良”融合,即把“良田、良機、良種、良法、良制”的實施融入到了智慧農場的打造中。該項目位于大邑縣安仁鎮新華社區,目前面積300畝,實行小麥、水稻輪作,由西華大學現代農業裝備研究院牽頭實施,依托羅錫文院士團隊技術支撐。
目前為止已經進行了田間道路改造,農業機械機庫設計、修建,以及
拖拉機、
收獲機、運糧車、
插秧機、植保機和直播機等機械的無人化作業技術升級改造。據悉,無人農場的每臺農機上都安裝了無人駕駛系統,利用北斗衛星定位和互聯網數據傳輸,實現農機定位和跟蹤規劃好的路線自動作業。四川省首個無人農場示范園區實現稻麥兩種作物耕種管收四個主要環節農機無人化自動作業,將有力地推進四川農業裝備向無人化、智能化、現代化轉型,為擦亮四川農業大省金字招牌提供裝備支撐。
山東禾豐種業生態無人農場——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朱臺鎮禾豐種業生態無人農場,不僅實現了農機自動化作業,只要遠程手機控制,就能輕松完成整個農場的施肥和灌溉,整個過程完全不需要人去到大田現場。而接下來的整個農作物生長過程都在無人的監控下完成,到最后收割,自動聯合收割機將搞定農田收割的環節。
湯泉數字大田示范區——
打藥不需人、育秧不下田,當前,除了處理部分“自生稻”及田邊雜草外需要人工操作外,“科技范兒”十足的無人農場已經實現了全流程機械化和自動化,只需四個種植大戶承包即可完成全年生產勞作。這背后,少不了來自南京國家農創中心的農芯(南京)智慧農業研究院的技術支撐。
去年7月,研究院在湯泉農場選取基礎條件較好的1200畝田塊建立示范區,搭建天空地一體化精準農情監測系統、農機作業精準控制系統及裝備智能化升級、水稻精準生產管理系統、智慧灌區自動測控系統等,推動物聯網、智能農機裝備等無人作業技術的規模化應用。據悉,各類“黑科技”的使用可讓示范區農機作業效率提高50%以上,節約水、肥、藥10%—15%,帶動周邊農戶致富增收超10萬元,同時通過可視化、數據化、標準化管理,為農業節水、災害評估、減災減損提供科學指導與服務。
哈爾濱市道里區閆家崗農場——
2022年,哈爾濱市道里區閆家崗農場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建設進程,依靠科技創新推動智能化、無人化等智慧農業不斷發展,在春耕生產中,農場不僅引進了自動換位立體育秧機,還新購進兩臺無人拖拉機、一臺無人插秧機,開啟了無人駕駛農機助春耕的新模式,讓農田耕作更輕松、更便捷、更高效。
由此可見,現代農業產業化規模不斷擴大,也逐漸構建起互聯網+農業模式。在現代化信息技術支持下,大數據技術、遙感技術、物聯網技術等前沿技術,被廣泛應用在農業生產中,拉動了農村經濟增長,為鄉村振興發展夯實了基礎。
注:本文由農機網(www.xyzjds.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四川農村日報、北京新型智慧農業研究院、新華報業網、哈爾濱日報。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