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一周看點】 截至9月30日,全國使用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額度160.8億元,實施進度已達84.6%。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新疆兵團、廣東農墾和北大荒集團38個實施單位中,有15個實施進度超過平均進度,其中,北京、天津、新疆、大連等地資金額度已用完,北大荒集團、內蒙古、四川、吉林、甘肅、山東等地超過90%,西藏、湖南、重慶、山西、福建、青島、安徽、廣西等地超過80%。
2021國際農機展非青島參展商需持核酸檢測報告
2021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將于10月26-28日在青島舉辦,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展會安全有序、圓滿舉行,保障參展參會人員身體健康,及時應對各種突發事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以及山東省、青島市疫情防控要求,以及《2021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現將有關要求通告如下:
1.請所有參展參會人員提前下載注冊“山東健康碼”“青島一碼通”,檢查行程碼,健康碼為黃色或紅色的人員不能參會。
2.中高風險地區人員不得參會。
3.非青島市的參展商、搭建商、服務商需持有48小時內有效核酸陰性報告方可參展(可在出發地檢測,也可抵達青島后檢測)。
……
農業農村部派出專家開展“三秋” 搶收搶種技術指導服務
近期,為應對連陰雨災害天氣,農業農村部組織制定印發小麥秋冬種、抗濕播種、晚播應變等技術意見,并選派玉米、小麥和農機等方面專家,組成5個專家工作組和18個科技小分隊,赴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陜西開展搶收搶種技術指導服務。專家們下沉到重點縣,包縣包鄉、進村入戶、深入田間指導農民搶收搶種,做到真指導真服務,確保“三秋”生產順利開展。
山西省多措并舉應對暴雨災情
當前正值秋收秋種關鍵時期,山西省多地近期遭遇時間久、范圍廣、強度大的降雨天氣,導致農田積水嚴重,同時給秋作物適時收獲、晾曬和小麥適期播種帶來很大困難,生產形勢十分嚴峻。由于此次降雨過程間隔時間短、持續時間長、降雨范圍大,導致受災面廣。根據山西省應急管理廳通報顯示,近期嚴重洪澇災害已致全省284.96萬畝農作物受災。
汛情險情發生后,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立即作出批示指示,安排部署防汛救災工作,要求毫不放松地抓好防汛搶險救災工作。
農業農村部馬鈴薯全程機械化專家指導組在甘肅開展調研和現場推進活動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精神,進一步了解馬鈴薯機種、機收等薄弱環節現狀,加快推進馬鈴薯生產全程機械化,10月8日至11日,農業農村部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專家指導組馬鈴薯專業組全體成員齊聚甘肅定西市開展了馬鈴薯生產全程機械化專題調研。活動由青島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院長、馬鈴薯專業組組長尚書旗教授主持。
全國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現場觀摩會在河北召開
日前,全國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現場觀摩會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召開。會議強調,各地要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大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推廣力度。要明確目標任務,確定重點區域,選好主推模式,加大培訓力度,加快推進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熟化優化和本地化,用好輪作補貼、農機購置補貼、農業保險等政策措施,推動創設本地化扶持政策,為明年大面積推廣應用奠定堅實基礎。
新疆棉花將迎來豐收
作為新疆農業的一張名片,新疆的棉花產業在近些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同時也在今年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當前正處金秋十月豐收季,“萬眾矚目”的新疆棉花也進入了忙碌的采收期。
為什么說棉花是新疆的一張名片?據數據統計,2020年新疆全區棉花總產量516.1萬噸,占全國棉花總產量87.3%,新疆棉花面積、單產、總產、商品量、調出量連續27年居全國首位,中國棉花看新疆的格局已經形成。
棉花生產機械化方面,“十三五”以來,新疆全區棉花機械化采收面積以年均超百萬畝的速度快速增長。2020年,全區棉花機耕、機播環節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棉花機采率達到75.5%(含兵團),采棉機總數超5800臺,棉花生產呈現規模化種植比例增加、種植成本降低、集約化水平提升的發展態勢。
2021中國農機采購人峰會即將召開
采購是企業供應鏈管理過程中的主導力量,是企業產品質量的基本保證,同時也是企業真正的利潤中心之一。中國農機工業協會歷來非常重視農機企業供應鏈建設,多次舉辦整零對接活動,為整機企業推薦優秀供應商,優化整機企業供應鏈。
為進一步搭建農機企業間創新、融合、開放的交流、學習互動平臺,提升整機企業采購管理工作水平,構建良好整零關系。中國農機工業協會決定2021年10月24日-25日在山東省青島市召開“2021中國農機采購人峰會”,本屆分會研討主題為“采購與物料準時交付”。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