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黑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永久免费-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

事關十四億國人吃飯問題:如何實行耕地保護?

2020-12-07 17:30:06 來源:農機網原創 作者:林言 閱讀量:56088 評論

  【農機網 編輯視角】 “中國人時刻要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對十四億人口來說,糧食安全是頭等大事。而耕地則是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沒有耕地就沒有自己的糧食,糧食安全便無從談起。
 
  國家高度重視耕地保護和有效利用,堅決實行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出臺各項政策確保耕地安全。多年來國家堅持藏糧于地,嚴格耕地保護,劃定了9億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了8億畝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的高標準農田,這足以保障我國小麥和水稻兩大口糧安全。然而,耕地保護時刻不能放松,沒有耕地就沒有糧食安全。
 

  防止耕地“非糧化”
 
  近些年,我國農業結構不斷優化、糧食生產連年豐收的同時,部分地區出現了耕地“非糧化”傾向,一些地方把農業結構調整簡單理解為壓減糧食生產,一些經營主體違規在基本農田上種樹挖塘,一些工商資本大規模流轉耕地改種非糧作物等,這些問題如果任其發展,將影響我國的糧食安全。
 
  對此,11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國辦發〔2020〕44號),明確必須堅持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為“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以穩定國內糧食生產來應對形勢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將有限的耕地資源優先用于糧食生產,采取有力措施防止耕地“非糧化”,著力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
 
  文件明確提出,加強對種糧主體的政策激勵,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發展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大力推進代耕代種、統防統治、土地托管等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提高種糧規模效益。完善小麥稻谷低收購價政策,繼續實施稻谷補貼和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繼續推進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積極開展糧食生產薄弱環節機械化技術試驗示范,著力解決水稻機插、玉米籽粒機收等瓶頸問題,加快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支持建設糧食產后烘干、加工設施,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糧食經營效益。
 
  我國糧食產量實現連年豐收離不開多年來國家對耕地的嚴格保護,在防治耕地“非糧化”的同時,提高土地產出、確保農民種糧積極性也是*的。
 
  適度規模經營
 
  現代農業離不開規模經營,要將土地大化利用就要慢慢撇棄當前“一畝三分地”的小農戶經營狀況。近年來,國家積極推動家庭農場培育發展、土地有序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
 
  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2019年,經國務院同意,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等11部門印發了《關于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中農發〔2019〕16號),提出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加快培育出一批規模適度、生產集約、管理先進、效益明顯的家庭農場。2020年3月,農業農村部印發《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高質量發展規劃(2020—2022年)》,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有序發展。
 
  鼓勵適度規模經營:為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2016年農業農村部印發了《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交易市場運行規范(試行)》,進一步明確了流轉交易相關規程,規范市場運行機制,促進了土地流轉的規范、平穩、有序發展。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種糧積極性
 
  當前城鎮化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每年有千萬人離開土地,從農村走向城市。現階段要保障土地產出、避免拋荒棄耕等行為,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是重要舉措。多年來國家持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從各方面對農業生產者給予補貼。
 
  耕地力保護補貼:首先是穩定糧食價格,2004年以來,國家放開了糧食收購市場和價格,糧食價格由市場形成。2008—2014年,國家按照“補償生產成本、保障農民收益”的思路,連續7年提高糧食低收購價格,較好地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2015年開始,國家發展改革委積極完善糧食低收購價政策,合理調整低收購價水平,更加有效地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統籌運用價格和補貼等手段,保護農民利益,穩定糧食生產發展;其次,國家采取多種措施對糧食生產給予更多補貼,提高農民糧食生產積極性。不同品種作物采取不同價格補貼政策,如小麥、水稻是生產者低收購價,玉米是生產者補貼,棉花是目標價格保護等。此外,中央財政全面推開農業“三項補貼”改革工作,2016年,將農作物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并為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據農業農村部數據,2020年安排補貼資金1204.85億元。
 
  加大農機補貼支持力度:針對耕地保護,2004年中央財政設立農機購置補貼專項,2017年開始對深松深翻整地、免耕播種、秸稈還田離田等機具實行敞開補貼;2018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聯合印發了《2018—2020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確保深松深翻整地、免耕播種、秸稈還田離田等機具應補盡補。另一方面則重點對深松整地和秸稈覆蓋免(少)耕播種兩個作業環節給予補貼。2016年,發布《全國農機深松整地作業實施規劃(2016—2020年)》,2017年起通過國家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設立農機深松整地作業補助專項,資金規模穩定在20億元。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產品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