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黑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永久免费-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

江蘇:改進玉米播種機破解播種難題

2020-03-13 09:24:17 來源:江蘇省啟東市農機化技術推廣站 閱讀量:21149 評論

  【農機網 科技創新】啟東市地處萬里長江入海口北側,三面環水,全市耕地面積121萬畝,其中玉米種植面積達到 12萬畝,以種植干玉米和青貯玉米為主。該市土壤主要為粘性灰潮土或粘性潮鹽土,粘度高。在玉米生產播種作業過程中使用的播種機常發生如下問題:
 
  (1)種子的破碎率高影響出苗率;
 
  (2)播深不一致、播種量不容易精確調整;
 
  (3)播種機與旋耕部分連接梁在作業時容易發生斷裂等故障。
 
  為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申報了2016年度啟東市農機開發、試驗、集成項目:“啟海地區玉米播種機試驗示范”。啟東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組織技術人員進行攻關,以江蘇連云港連發旋耕機廠生產的14行條播機為樣機,進行了技術改進及作業試驗。通過試驗考核,改進設計的玉米播種機完成了2000多畝的玉米播種,重新改進設計后的玉米播種機播種量易調節、作業質量穩定,達到了播種均勻、播深一致、覆蓋壓土好,完全滿足啟海地區玉米播種的農藝要求。
 
  一、主要改進部分
 
  1.設計調整播種機排種軸傳動速比?解決播種量調整及種子破碎率偏高問題。樣機在調整玉米播種量時存在下列問題:
 
  (1)播種量調整幅度太大,可達到每畝50多公斤,調整刻度線1mm 播種量變動幅度>2.5kg/畝,難以控制實際播種量。啟海地區玉米實際播種量不超過2.25kg/畝,無法精確調整田間播種量。
 
  (2)播種機排種軸鏈輪轉速偏高,使播種時種子的破碎率偏高達不到播種質量要求。
 
  技術人員經過分析,首先對排種軸傳動速比設計改進,并進行了田間測試。改進后驅動輪軸主動鏈輪齒數減少為13齒,中間過渡軸鏈輪設計成外齒輪18齒、內齒輪22齒,并加大了播種軸排種鏈輪的直徑,改進后排種軸傳動速度只有原來30%左右。改進的播種機經田間測試作業有如下優點:
 
  (1)可以根據不同作物品種達到精確調整播種量,播種量調整范圍有效控制在1.5kg~2.0kg/畝,很適合啟海地區實際播種玉米及小麥、黃豆、豌豆等其它作物需要。
 
  (2)有效降低了播種時種子的破碎率,播種質量更好,出苗齊。
 
  2.旋耕機和播種裝置的連接由原來的硬連接設計為彈性軟連接?解決作業時容易發生連接梁斷裂等問題。樣機播種部分與旋耕機連接梁采用焊接方式硬連接,由于旋耕機自重很重,作業時地塊高底不平整等原因使連接梁容易發生斷裂。改進成軟連接后作業時機組可根據地形自動調節播種深度,避免了作業時連接梁斷裂等問題,有效提高了作業質量。
 
  3.播種機地輪結構前后由浮動改進設計成硬連接?這樣避免了作業時旋耕機入土深淺不一造成播種深度的不一致,提高了播種質量。(見下圖改進部分)
 
  4.開溝器的改進設計?樣機開溝器采用無縫管銷軸結構,不適合啟海地區的土壤條件,很難調節和控制開溝深度,同時容易損壞。技術人員通過增加彈簧、懸掛點等連接件,徹底解決了這些問題。
 
  5.排種裝置的改進設計?樣機排種裝置是毛刷結構,容易造成調整后播種量的變動,改進設計成排種舌結構后,確保了播種量的穩定性,提高了播種水平。
 
  經過改進設計的玉米播種機,播種量易調節、作業質量穩定,達到了播種均勻、播深一致、覆蓋壓土好,一機多用,完全滿足啟海地區對玉米播種的農藝要求。
 
  二、主要做法
 
  1.示范點建設。重點建設啟東市啟隆鎮布衣農機專業合作社1000多畝連片玉米機械化生產示范點,示范點統一由改進設計的玉米播種機進行機播作業。
 
  2.對玉米種植品種進行了試驗選擇,進行了農機與農藝的配套適應性試驗。市農委作栽站、植保站等各方專家多次赴示范點實地解決農藝上的技術問題。
 
  3.引進、試驗、改進適應啟海地區的玉米播種機,完善機具配套,對玉米播種機進行了適應性分析。
 
  4.對改進設計的玉米播種機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進行了田間生產考核,完成了2000多畝的玉米播種。
 
  5.總結形成適宜本地區特點的玉米機械化播種技術規范。
 
  項目實施以來對玉米機械化播種進行了試驗示范,對機具的“三性”進行了試驗考核,形成了適宜啟海地區玉米機械化生產的技術路線和技術規范。
 
  6.認真做好項目推進工作。
 
  實施單位和協作單位緊密配合,分別在市農機推廣站召開現場推進會和示范點座談會、討論會,根據項目安排研究解決實施過程中碰到的問題。推廣站技術人員多次到示范點與機手共同研究解決播種機改進設計中碰到的技術問題,使該項目能順利完成。
 
  三、作業試驗效果
 
  玉米播種機主要技術指標:配套動力為904以上拖拉機,作業幅寬2.5m,播種量1.5kg~2.0kg/畝可調,作業效率為10畝/小時~13畝/小時。可一次性完成旋耕滅茬、播種、開溝覆土等作業。同時用該機對小麥、黃豆、豌豆進行播種試驗,作業效率高,作業效果也很好,出苗齊整,受到種植戶及機手的一致好評。
 
  四、項目取得的成效
 
  1.示范點播種機械化水平及播種質量有效提升,帶動了周邊玉米生產機械化的發展。
 
  2.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明顯。在節本效益上,玉米機械化播種省工、節本,增效十分明顯。平均畝節省人工成本、種子、水費等達200多元。由于采取了適應機種、機收合理密植的農藝技術,用等行距60cm取代了傳統80cm種植制度,抗倒伏能力增強,種植密度相應提高(每畝可增加1000株左右);相同種植、培管方法,玉米畝產同比增加50kg以上,青貯玉米秸稈畝產同比增加了400多公斤,增產效果明顯。
 
  綜上所述,該播種機可一次性完成旋耕滅茬、播種、開溝覆土等作業過程,作業效率高、播種質量好,適合啟海地區及廣大粘性土壤種植區域,同時可一機多用,適應多種農作物的播種作業,推廣應用前景廣闊。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產品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