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黑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永久免费-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

湖北省各地多措并舉加快農機技術推廣

2019-06-26 11:22:59 來源:農機網整理發布 閱讀量:38734 評論

  【農機網 地方農機】 湖北省在近日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鄂政辦發〔2019〕40號)中提出,結合湖北省農機化和農機裝備產業發展現狀,到2020年全省農機總動力超過4600萬千瓦,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0%以上;重點提出在推進農機裝備產業、農業機械化、先進適用農機裝備與技術、農機服務產業、農機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機人才隊伍等六個方面加快轉型升級。當前正值“三夏”期間,湖北各地多舉措加快農機推廣工作進程。

  湖北省丘陵山區蔬菜機械化項目建設深入推進
 
  湖北省農業科技創新項目“丘陵山區蔬菜機械化生產關鍵技術裝備研發與集成示范”項目落戶十堰房縣,這對進一步促進丘陵山區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本項目實施點位于房縣化龍堰鎮上灣村,目前已經開展了大量工作。
 
  6月19日,項目崗位專家武漢市農科院農機化所副所長萬勇及十堰市農機服務中心主任、十堰市農機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房縣人民政府分管領導、化龍堰鎮政府領導、房縣農機服務中心等項目相關人員齊聚上灣村,進行蔬菜機械化生產機具的移交及培訓演示。
 
  本次由武漢農科院農機化所向項目實施點移交的機具有蔬菜旋耕滅茬機、旋耕起壟覆膜機、田園管理機、蔬菜移栽機以及手扶式植保機五種機具類型,各類機具的選取全面考慮了本地農藝的匹配性要求,能充分滿足項目建設需求。在移交儀式后,項目組專家和技術人員向實施基地農機手等操作人員詳細講解機具的性能以及各項操作要求,并且深入試驗田開展示范作業,通過實地的田間試驗操作,提升基層一線農機手操作新型機具的水平。這批機具投入使用開展試驗研究,對于加快制定丘陵山區蔬菜全程機械化技術方案作用重大。
 
  松滋市開展植保無人機技術培訓
 
  目前,正值中稻、玉米病蟲害防控的關鍵時期,為提高防治效果,6月19日,松滋市農業農村局組織開展了植保無人飛機和草地貪夜娥防治技術理論培訓和實地操作培訓,松滋市農業農村局所屬單位,各鄉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技術人員及農機專業合作社代表近80人參加培訓。
 
  廣州極飛科技有限公司經理尹科航從植保無人機的發展歷程、飛防與傳統防治的區別,植保無人飛機的使用方法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講解。
 
  據介紹,植保無人飛機適用農作物、果樹、茶林病蟲害防治,同時,可以進行水稻、小麥、玉米、油菜等農作物精量播種。
 
  植保無人機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安全,人員不接觸農藥;二是,單臺每小時可防治60-80畝,相當人工的60至80倍;三是效果好。按照設定的路線進行防治,不重噴、不漏噴,且藥液霧化效好果,作物吸收快,減少農藥殘留;四是節約。全自動自主飛行作業,每畝減少30%的農藥量,降低90%的水資源浪費。
 
  松滋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表示,將圍繞綠色發展一重點,積極開展“飛防減藥、精施減肥、轉化減污”工作,加大植保無人飛機等農機新產品引進推廣力度,采取請進來教、送出去學的方式加強技術培訓。同時,在執行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時,優先對植保無人機等農機新產品予以補貼,積極推進全市農業生產智能優建設。
 
  房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培訓開班
 
  6月14日,房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培訓班在房縣勝利農機專業合作社正式拉開了序幕,來自全縣各鄉鎮農機服務中心技術人員、家庭農場和農機合作社負責人及農機大戶、種糧大戶等60多人參加培訓。
 
  開班儀式上,縣農機服務中心主任李敬東作了開班講話,強調了培訓的重要意義、培訓內容和培訓紀律,參訓學員取了學習資料,學員熱情高漲,表示將遵守培訓紀律,認真學習聽講,力爭有所收獲,為今后服務全縣“三農”發展積極貢獻。
 
  據悉,此次培訓共7天,分理論知識講解培訓和現場演示操作培訓。開班前期經過了周密細致的準備,從學員的招生篩選,培訓場地的落實,培訓期間的食宿,教學設施配備,培訓教師的聘請到實地操作和參觀觀摩內容的安排,力求讓學員真正學有所獲。本次培訓共開設課程《中國農技推廣信息服務平臺的安裝與使用》、《拖拉機駕駛與維修》、《水稻浸種催芽關鍵技術》、《水稻育秧機插技術》、《植保無人機操作與維護》、《多功能收割機操作與維護》等內容。
 
  龍感湖管理區農機局開展蝦稻共生田的機械插秧示范
 
  龍感湖管理區隨著農業種植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大田傳統麥—稻、油—稻的種植模式已全面改成了蝦稻共生模式,目前,全區種植面積6.3萬畝,其中蝦稻共生面積已達到近6萬畝。
 
  在蝦稻共生模式的推廣進程中,水稻作為主業,小龍蝦作為輔業的初衷也因市場的原因變成了小龍蝦為主業,水稻為輔業。據統計,小龍蝦平均每畝產值為5000-8000元,純收入平均每畝為3000-4000元,水稻平均每畝產值為1500元左右,純收入平均每畝300-400元。因而農民為了實現大效益化,只有盡量延長小龍蝦的捕獲時間而推遲水稻播種時間,現在一般水稻播種時間推遲到6月20日前后,較傳統模式播種時間延遲15-30天,這隨之也帶來了因播種偏遲的水稻產量下降,水稻播種時的溫度較高而使水稻和雜草同步生長的化學除草的成本大大增加等矛盾。經測算,蝦稻共生模式的水稻化學除草成本每畝80-100元,較傳統模式每畝的30-50元增加了50元,有的因為天氣或其他原因的影響而造成化學除草成本每畝甚至達到了200元。
 
  為了解決這一種養矛盾,龍感湖農機局今年分別在三個辦事處安排了機械插秧示范,已簽訂機械插秧合同面積761畝,已育秧苗2萬盤,計劃于6月25日開始插秧,7月1日完成。通過示范可延長小龍蝦捕獲期5-10天,每畝可增加小龍蝦收入200-400元,降低水稻種植成本每畝30元,增加水稻產量約每畝50公斤,同時還可以實現農藥的減量,降低環境污染等社會效益。
 
  武漢市江夏區植保站開展草地貪夜蛾防治技術培訓
 
  草地貪夜蛾屬外來有害生物,自今年5月22侵入武漢市江夏區以來,發生面積已達3.1萬畝。為進一步提升農民群眾對草地貪夜蛾的認知與防治水平,6月19日,武漢市江夏區植保站會同江夏區烏龍泉街農業服務中心舉辦草地貪夜蛾防治技術培訓班,對烏龍泉街玉米種植大戶及村干部80余人集中進行培訓。
 
  培訓班上,區植保站農藝師雷加坤具體介紹了草地貪夜蛾形態特征、生物習性、為害癥狀、監測方法及綜合防控技術。此次培訓共發放技術宣傳資料160余份,通過培訓,進一步提升了廣大農民農戶對草地貪夜蛾的防治信心和防治水平。區植保站近期還將在相關街道開展草地貪夜蛾防治技術培訓,積極營造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圍。
 
  本文由農機網整理發布,資料來源:十堰市農機推廣中心、松滋市農業農村局、房縣農機服務中心、龍感湖管理區農機局、武漢市江夏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產品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