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機網 熱點關注】近年來,我國對于三農問題進一步重視,在201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就明確提出了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19年伊始,我們一起來看看過去一年中部分地區的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成效,以及接下來的發展規劃又將如何部署。
甘肅酒泉:大力發展戈壁生態農業
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甘肅酒泉大力發展戈壁農業,夯實村莊復興根基。2017年,全市產業完成增加值90.6億元,按照可比價計算,比1978年增長9.3倍;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226.8萬千瓦時,是1978年的11.6倍;大中型
拖拉機和
聯合收割機數量分別達到3.19萬臺和1436臺,是1978年的30.6倍和478.7倍;全市有效灌溉面積從1978年的177.8萬畝增加到2017年的241.5萬畝。
近年來,酒泉市強力推進戈壁生態農業建設,開拓了一條戈壁上發展現代農業、未利用土地上實施農業綜合開發、人工設施內打造中
農產品、跳出傳統耕地實現農民增收的新路子,取得了農業產業提升、農村生態改善、農民增收致富“三效”并舉的成果。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建成戈壁生態農業5.5萬畝、戈壁生態農業產業園39個,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兩大茬”或“一大茬、兩小茬”周年化生產模式,平均每年每畝可實現純收入2.5萬元至3萬元,比傳統日光溫室效益提高近30%,是大田種植的10倍左右。
在文化方面,酒泉市通過黨建,不斷加快完善農村現代文藝文化服務體系,全市68個鄉鎮全部達到等級以上標準,437個行政村基層綜合性文化中心(鄉村舞臺)實現全覆蓋;大力開展貼近群眾生產生活實際的文化體育活動,扶持民辦文藝團體,發展農民業余文藝演出隊、自樂班,組織編排弘揚主旋律、歌頌新時代的文藝節目,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開展政策理論、實用技術、法律知識的教育普及,讓積極健康的文化思想在群眾中扎根開花,提升推動發展、脫貧致富的能力。
河北:鄉村振興八面來風
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決定以來,河北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緊密結合全省實際,在鄉村振興開局之年取得八個方面的驕人成就,為全省譜寫“農業更強(產業全面升級)、農村更美(農村全面進步)、農民更富(農民全面發展)”新篇章奠定了堅實基礎。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開展4500萬畝小麥、玉米、水稻等糧食生產功能區和300萬畝棉花生產保護區劃定,新建設高標準農田582.2萬畝,累計建成3544.2萬畝;農業結構調整深入推進,加快發展特色優勢產業;農業發展質量顯著提升,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86.1%,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74.4%,秸稈綜合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產業融合步伐明顯加快,加快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制定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及生活垃圾集中治理、污水治理、農村改廁、國土綠化、村容村貌提升和深度貧困地區村莊面貌提升等6個專項推進方案;產業扶貧扎實推進,產業扶貧項目貧困戶實現全覆蓋;農村重點領域改革不斷深化,基本完成承包地確權任務;農業安全生產及其他重點工作有序開展。
黑龍江:漁業轉型升級
為加快推進漁業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走出一條具有區域特色的現代漁業發展道路,日前,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局特制定了《黑龍江省漁業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1年)》(下稱“規劃”)。《規劃》明確了2019年~2021年期間的主要任務:
一是建立完善生產體系。增強特色水產品苗種繁育能力,到2021年良種覆蓋率達到70%以上;推進養殖品種結構調整,到2021年特色水產品養殖產量占總產量的40%以上;大力發展稻漁綜合種養;到2021年示范帶動稻漁綜合種養面積150萬畝以上,年均增長38%,促進稻米和水產品提質增效。
二是引導水產加工業發展。以市場為導向,適應消費群體需求。到2021年水產品加工總量8500噸,二產值達到5.2億元。
三是建立完善經營體系。(1)加快區域品牌創建。打造水產品區域品牌,增強漁業影響力,加強營銷網絡建設,創新產品營銷模式,拓寬銷售渠道;(2)不斷拓展休閑漁業內容。利用資源優勢,講好漁業故事,提高休閑漁業質量和品位;(3)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充分發揮政府、各個經營主體的作用,并推進“互聯網+漁業”融合發展。
四是加強水生生物資源養護。保護水生生物多樣性及遺傳多樣性,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
本文由中國農機網整理發布,部分資料來源:甘肅日報、農民日報、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局,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