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機網 熱點關注】 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勞動者素質高低,直接影響著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進程。所以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有利于促進傳統農民向現代職業農民轉變,通過激發農民創造力提升農業農村生產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對于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今年,各省紛紛加快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步伐,切實發揮新型農民的主力軍作用。
四川省今年將培育4萬新型農民 貧困地區對象納入范圍
據悉,四川省根據鄉村振興對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今年將培育各類新型職業農民約4萬人。
據了解,四川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項目將以3個部級整市示范推進市,81個部、省級示范縣為重點示范區,在全省180個縣市區實施,培育現代青年農場主872人、農業職業經理人1000人,培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37651人。各項目縣也將結合產業實際開展培訓。
四川省鼓勵以縣域為單元,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象庫,重點圍繞縣域主導和特色產業培育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圍繞農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用工需求培育專業技能型職業農民,圍繞土地托管、農機作業、植保收獲等社會化服務培育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圍繞休閑觀光、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培育創業創新型職業農民。貧困地區符合條件的對象優先納入培育范圍。
各項目縣要健全完善“專門機構+多方資源+市場主體”培訓體系,支持鼓勵農民專合社、農業等市場主體參與培育工作,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給予補助,突出職業素養、“三農”新形勢、質量安全、綠色發展和信息化手段應用等模塊。
吉林省今年要培育3萬新型職業農民
據悉,2018年吉林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指導性任務為30128人。其中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18216人,貧困村致富帶頭人1000人,現代青年農場主810人,農業職業經理人100人,專業技能型和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10002人。
今年,吉林重點培育四類新型職業農民,圍繞縣域主導和特色產業培育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保障糧食等重要
農產品生產;圍繞農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用工需求,培育專業技能型職業農民,提高名特優新品和高質量農產品生產水平;圍繞土地托管、農機作業、植保收獲等社會化服務,培育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圍繞休閑觀光、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培育創業創新型職業農民。
據了解,2018年吉林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補助資金為7158萬元,經過農業部門認定的承擔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任務的培訓機構均可作為補助對象。補助標準為:對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貧困村致富帶頭人和青年農場主進行累計15天的集中培訓,按人均3000元標準進行補助;農業職業經理人培訓學時不低于120學時,按人均10000元標準進行補助;對專業技能型和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進行累計7天的集中培訓,按人均1000元標準進行補助。
河北省今年要完成5000名新型職業農民培養任務
據悉,作為全省20項民心工程的重要內容,河北今年之內將依托20所中職學校完成5000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任務。
河北今年的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工作主要面向年齡在18至55周歲的農村務農人員,包括有適度生產經營規模基礎的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民合作社骨干、返鄉創業大學生、中高職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和退伍軍人等。
根據計劃,河北今年的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工作將針對不同的培訓對象,對職業農民的培訓資源集中打包,根據農業生產周期和農民學習的規律特點安排培訓課程,積極探索“公司+基地+養殖戶”“學校+合作社+農戶”的培訓模式,推進空中課堂、固定課堂、流動課堂、田間課堂一體化建設,并開展教學培訓和后續跟蹤服務,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
本文由中國農機網整理發布,四川日報、河北省教育部網站、農機化導報,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