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機網 監管快訊】搜索引擎上輸入農用車或
拖拉機關鍵字,會發現大多數都是關于農用車上路撞人、違章駕駛的報道,近日,海安縣境內一輛農用車竟然撞死一句女環衛工。交警提醒:其實只要平時駕車多加注意,認真學習交通法規和交通安全常識,徹底消除上述違法行為,農用車就不會成為害人的‘兇器’。
17日早晨8時許,一名女環衛工在海安縣境內的一處十字路口被一輛農用車撞倒,因受傷過重當場身亡。據轄區警方介紹,這起事故的發生原因仍在民警調查之中。
“事故發生的地點,位于城區一家名為‘大西洋地板’的實體店東側,靠近楊浦路的一個十字路口。當時,上身穿橙黃色工作服、下身著黑色條紋褲子的一名中年女環衛工,正在進行現場清掃作業,不料,一輛車身為藍色的農用卡車疾駛而過,將女環衛工當場撞倒。”事故現場目擊者陳先生介紹。
農用車不該成“馬路殺手” 解決農民出行難問題是根本
事發后,涉事司機被公安110處警民警帶離事故現場予以進一步調查。
據公安部門調查得知,農用車交通安全隱患大致有以下幾種:一是無證駕車,該類事故多發生于初購車的駕駛人,他們駕駛技術生疏,對交通法規一知半解,一旦遇到情況,束手無策,事故發生后,不僅責任大,而且損失慘重;二是酒后駕車,此類事故大多發生在晚上,駕駛人勞累一天,親朋好友相聚一旦飲酒過量,極易引發交通事故;三是違法裝載,此類事故多為駕駛人無視交通法規,客貨混裝,超限超載,車輛失去重心,遇到情況操作不當,輕則車傷貨損,重則車毀人亡;四是私自改型,此類交通事故多發生在將車斗加長,改裝
發動機、換汽車輪胎的車輛上,為追求提速、超載,忽視了車輛原有的安全性能指數和安全參數,使得車輛在行駛途中,遇到險情,交通事故一觸即發。五是超速行駛,此類交通事故多發生在路口、彎道、陡坡,因車速快,遇到情況往往措手不及,一旦事故發生,傷亡慘重。六是惡劣天氣行駛,駕駛人致富心切,不論風霜雪雨天氣,照常上路搞運輸,車速往往控制不當,一踩剎車,極易產生側滑,發生事故。
探討:處理違章駕駛須從根源上治理
治理要治本,這里的本并不是車輛或人的問題,而應該是農民群眾出行難的問題,拿農民群眾的話說:“我們這里只有農用車、拖拉機,你說法律規定不許坐,那你讓我坐什么?我要去賣200斤包谷,如果僅僅能拖貨物,不能坐人,等我走路走到街上,街人都散了,你讓我賣給誰?”只有解決了農民群眾乘車難的問題,才能從根本上杜絕農用車、拖拉機載人。各級政府一再強調“三農”問題,我們應該將農民群眾出行交通問題放到“三個代表”的高度上來認識,在目前的經濟條件下,要徹底取締農用車、拖拉機載人根本行不通,管理過程再從嚴、從重,不外乎就是讓乘坐在你查處路段者多走凡步罷了。
貨車載人,在目前的鄉村道路條件、經濟狀況條件下,對管理者來說,是個難解的結,嚴禁貨車載人,不僅加大了農民乘車的困難,并且把乘車的農民群眾推向交警對立面。我有一個設想,在較偏僻、擁有機動車少、沒有營運車途徑的村寨能否參照客運車輛,與保險公司協調,貨箱核定人數參與人保,每年對這些車輛進行多次的安全性能檢測,對駕駛員資質進行嚴格考核,限定一定的時間、線路,載人數在一定范圍內不處罰,隱性默許作試點,探索解決農民群眾出行難的問題。
引導規范農村運輸市場,促進客運車輛縱深發展。,政府、公安、交通、運政等部門要互相協調,加大農村道路投入,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完善道路交通標志、標線及其它安全設施建設,改善路面條件。第二,適當降低一些費用,利用政策傾向性將公路、城市過剩的客運車輛引向鄉村道路,以使客車逐漸取代農用車、拖拉機等違法載人行為,利用市場經濟杠桿,讓合法的客運車主,自發的監督違法載人行為。第三、整頓客運市場、規范運輸秩序、規范農用車、拖拉機及小貨車管理,在道路條件較好的農村開辟、增設客運線路,解決農村群眾出行難的問題,培養農村有序的客運市場,讓合法客運營業有利可圖,從根本上為農民群眾出行提供方便和安全,
充分發揮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職能作用,加強對農村交通管理工作指導,認真開展農用車、拖拉機載人行為的調查研究,推行成功經驗。首先從法律法規和業務上指導、督促各鄉、鎮、村認真貫徹落實基層交通安全的各項措施,建立定期聯系制度,對鎮、鄉、村交通安全工作加強檢查,督促交通安全工作的落實;其次,在各級黨委政府支持下,組織相關部門嚴格執法,嚴厲查處拖拉機、農用車違法載人行為,實行層層責任制,真正把安全工作納入鄉鎮、職責范圍,各鄉鎮綜合治理辦公室要組織農機管理員利用趕集日進行查處農用車、拖拉機,與鄉鎮簽訂安全責任狀。再次,要當好黨委政府的參謀,提出和制定整改農村交通違法的建議和意見,并集中時間、集中力量對突出的拖拉機、農用車違法載人行為予以整治。
強化對駕駛員隊伍的管理,積極適應機動車迅速增加的新形勢,嚴把培訓、考試、發證關,做到系統培訓,從嚴考核、規范發證、切實提高駕駛員的駕駛技能和職業道德水平,特別是對農用車、拖拉機駕駛員,要改進培訓項目,嚴格考試標準,加大管理力度,實行重點管理,交通、農機部門要依法對駕駛員培訓學校實施資格管理,制訂資格條件,實行資格等級分類管理,駕駛員培養學校要嚴格按照交通、農機部門制訂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進行培訓,切實提高機動車駕駛員的培訓質量。
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各級、各有關部門特別是新聞單位要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普及交通安全知識,增強全民的交通宣傳意識,要通過開展創建“交通安全村”、“交通安全社區”和“交通安全示范學校”等活動,把交通安全宣傳工作向村、社區、學校等延伸,擴大宣傳覆蓋面,教育勞動保障部門要把交通安全納入學校教育職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內容,努力營造“交通安全,人人有責”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