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黑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永久免费-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

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將取消玉米臨時收儲政策

2016-03-29 09:08:28 來源:中國玉米網 閱讀量:21311 評論

      【中國農機網 新政導讀】2016年我國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其中中央不乏一些大手筆:農藥化肥零增長、玉米種植面積調整等等,其中關于玉米的消息是引人注目的。截至目前,國內玉米價格仍未看到回暖跡象,而日前又傳出玉米臨儲要取消了?

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將取消玉米臨時收儲政策

      中國農業在走向現代化的道路上,又邁進了一大步

      為實現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的目標,農業部今年將強化政策扶持、示范帶動、科技支撐、機制創新,努力實現病蟲害綜合防治及農藥減量增效,保障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

      據介紹,農業部今年將在水稻、小麥、玉米等作物主產區100個縣,重點監測調查農藥使用種類、使用量等指標,組織農藥利用率測算研究、抗藥性監測等。旨在通過這些指標監測調查,分析掌握農藥使用結構、施藥水平和抗藥性形勢,指導農民科學用藥,提高農藥利用率。

      同時,加強示范引導,組織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示范,加強農企合作,建立500個示范基地,加快推廣綠色防控產品、提高統防統治水平。在低風險農藥與節藥植保機械示范推廣方面,建立100個示范區,篩選、推廣一批生物農藥、低毒低殘留農藥和大中型施藥機械。還將組織開展“百縣萬名農民骨干科學用藥培訓行動”,在農藥使用量大的10個省舉辦150期培訓班,培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病蟲防治專業化服務組織技術骨干1萬名以上。

      大豆還是玉米,東北農戶的選擇早有答案

      隨著春耕工作的陸續展開,今年東北地區玉米和大豆的面積之爭,再次升溫。尤其今年的話題,建立在國家大力推行鐮刀彎、糧改飼等減少玉米面積的熱度上,不由得讓人對東北玉米的播種預期產生聯想。然而似乎事實并非如此。近市場一些專業的機構,對黑龍江農戶進行了電話調研,結果顯示,黑龍江目前僅有少量貿易商進行大豆收購,收購價在1.83-1.85元/斤。整體反饋,當地基本沒有油廠收購,僅有一些小作坊掛牌收。由于大豆基本已經收完,剩余糧源質量參差,產區難見南方經銷商過來采購。大豆春播往年都在5月中旬展開,從目前的情況看,農戶仍然不愿意選擇種植大豆。由于政府有補助,部分地區有“旱改水”的現象,但由于地塊等因素限制,并不普遍。按照目前反映的情況來看,今年黑龍江大豆種植面積下滑的趨勢依然難改。或者農民也知道種植結構要調整,但“不種玉米種啥”成為一大困惑。

      玉米面積不改,而價格波動風險增加,站在這樣的風口,我們不禁為今年農戶的選擇捏了一把汗。

      聽說東三省和內蒙古地區取消玉米臨儲了?

      春節之后,國內玉米市場消息戰,遍地開花。圍繞著去庫存的話題,市場傳聞以平均5天一現身的頻率,攪的玉米期現貨市場硝煙四起。甄別信息的真偽,也成了每個糧食人,修煉的*武功。臨儲新政是在定向政策之后、東北春耕之前現身,是曾經市場一度非常高頻的預估。而價格的調整也不外乎從2000到1500區間不等。但似乎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中國玉米政策的調整,幾乎一步到位。價補分離,市場定價的時代,以超乎所有人想象的速度,向我們走來。相信3月26日的晚上,很多人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因為,在3月26日晚間,由內蒙古電視臺,首度向市場登發了這樣一則新聞,也就此打開了2016/17年度玉米政策組合拳的槍。

      新聞內容稱:

      國家今年對玉米臨時收儲制度進行了改革,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將取消玉米臨時收儲政策,進一步調整種植結構。

      據了解,秋后玉米上市后,價格將于市場形成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生產者隨行就緒出售,各類市場主體自由入市收購。為保護農民利益,國家將建立玉米生產者補貼制度,將補貼資金直接對付到玉米實際種植者手中。為應對出現大范圍賣糧難等風險,還將實施安排符合條件的企業入市托底收購。

      從今年起的五年內,內蒙古將計劃調整玉米種植面積1000萬畝,適度減少籽粒玉米推進糧改飼增加青儲飼料玉米,提高優勢區域玉米的產能。壓減后的耕地,主要種植小麥、大豆、水稻等經濟作物。

      另據中國網消息,日前,國家發改委聯合中央農辦、國家財政部、國家農業部、國家糧食局、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舉行媒體通氣會。國家發改委經貿司副司長劉小南在會上表示,2016年,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將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

產品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