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黑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永久免费-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

高產時刻:內蒙古玉米單產再破6項紀錄,金秋測產捷報頻傳

2025-10-13 09:21:09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 閱讀量:10857 評論

  金秋十月,內蒙古廣袤的玉米田迎來收獲季,田間測產數據不斷刷新,玉米單產連創新高,這背后是科技賦能的技術突破,更是自治區各級糧油、土肥、植保、種業、農機、耕保、農田等多部門齊抓共管、協同推進糧食生產的生動實踐。
 
  多地測產破紀錄,高產典型競相涌現
 
  伴隨測產工作的深入推進,全區玉米高產典型不斷涌現。截至10月12日,玉米測產已在百畝田、千畝方上創下六項高產紀錄。
 
  百畝田上,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蘇獨侖鎮圐圙補隆村的玉米百畝高產田平均畝產達1480.34公斤,刷新自治區百畝高產記錄。
 
  千畝方上,巴彥淖爾市額爾登布拉格蘇木阿日齊嘎查的玉米千畝攻關田平均畝產達1421.77公斤,刷新自治區玉米千畝高產紀錄;通遼市開魯縣小街基鎮雙泡子村千畝示范田,平均產量達到1304.6公斤/畝,再次刷新了東北春玉米區千畝高產紀錄。
 
  沙地玉米上,巴彥淖爾市磴口縣沙金套海蘇木530畝沙地平均畝產1348.07公斤,一舉刷新全國沙地玉米高產新紀錄;通遼市奈曼旗百畝沙地玉米平均產量達到1236.79公斤/畝,奈曼旗固日班花蘇木查干淖爾嘎查千畝沙地玉米平均產量達到1146.43公斤/畝,雙雙創下東北春玉米區沙地玉米百畝、千畝方高產新紀錄。
 
  此次自治區大范圍測產嚴格遵循《2025年內蒙古自治區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測產工作實施方案》,測產以“專家支撐、農戶參與、公開透明”為核心,融“三個突出”要求。依托單產提升技術專家庫,吸納本地“鄉土”專家。專家組對標標準,按“隨機選點、規范取樣、精準測量”操作,多方監督、過程透明、數據可靠,為高產成果提供權威支撐,確保了高產成果的權威性與公信力。
 
  四梁八柱強支撐,多部門共管見實效
 
  玉米高產涌現的背后,既是種植戶科學種植的積極實踐,更是內蒙古自治區上下協同推進單產提升工作的系統成果。巴彥淖爾高產田經營者張潤、楊福喜等種植戶感慨道:“產量的顯著提升,離不開近幾年玉米密植精準調控高產技術的學習與應用。通過合理增加種植密度、精準選種、精準整地、高質量播種、科學化控、精準水肥、精準防控、精準收獲等技術措施,不斷更新種植理念、提升技術水平,最終獲得高產!”通遼市扎魯特旗海灃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海洋說對著自己的玉米田說道:“今年,合作社共種植了3000畝玉米,全面采用了玉米密植技術,并嚴格遵循技術規范進行科學化管理,每畝植株數高達7200余株,取得的成效也很滿意。”這些來自田間地頭的真切感慨,既是科學種植技術扎根基層的生動見證,更印證了內蒙古“頂層統籌+技術賦能+農戶實踐”單產提升體系的實效。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把糧食增產的重心放到大面積提高單產上”的重要指示精神,自治區農牧廳出臺《高質量推動大面積單產提升穩定糧食增產的若干措施》,聚焦“增產、增收、增效”,提16條政策措施及41條細化舉措,為單產提升提供精準政策指引。政策落地中,各級農業推廣部門以“服務下沉”推動“培訓+指導+宣傳”模式。截至目前,該技術已在內蒙古推廣應用超2000萬畝,成為糧食增產的“核心引擎”。這份亮眼成績,源于自治區將單產提升作為糧食生產“頭號工程”的戰略部署與強力推動。
 
  這些玉米高產新紀錄的誕生,是內蒙古自治區單產提升工作“上下聯動、層層落實”的生動縮影。隨著全區萬畝、十萬畝、百萬畝大面積測產工作的有序推進,各地高產紀錄有望再次突破。下一步,內蒙古將持續以單產提升為核心,深化農業技術創新與推廣,推動現代化大農牧業高質量發展;各主產盟市也將結合地域特點,探索特色農業發展新路徑,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更多“內蒙古力量”。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產品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