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十四五”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及《到2025年化學農藥減量化行動方案》,精準解決當前植保作業中的痛點難點問題,全力保障秋糧豐收,助力玉米單產提升,8月14日,市農業中心所屬單位市農機化中心在市優農中心成功舉辦生態高效宜機化技術培訓,各有關區農業(農業農村)中心、各試驗點合作社、周邊農民等60人參加。通過聚焦智能農機應用與病蟲害防治,為秋糧“蟲口奪糧”注入科技動能,賦能農業高質量發展。
 
  培訓內容包含了現場觀摩、技術講座與技術交流三大環節。在現場觀摩環節,大疆企業技術人員進行了農業無人機高效、精準的植保作業演示,無人機在農田上空靈活穿梭,均勻噴灑藥霧,直觀展示了其在復雜地形下的卓越作業能力、精準施藥效果以及對作物冠層的穿透力。技術人員同步深入講解了主流機型的核心性能參數、日常維護保養的“小竅門”與“關鍵點”,并反復強調了安全作業規范。這場“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場教學,讓學員們深刻認識到智能農機在提升作業效率、顯著減少農藥用量、保障作業人員安全等方面的革命性優勢,為后續大面積推廣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在技術講座中,來自濰柴雷沃、大疆、山東瑞祥的企業技術人員,著重圍繞三大核心技術展開講座:一是系統介紹了無人機從研發到在農業領域規模化應用的歷程;二是高地隙植保機械化技術在復雜農田環境下的作業優勢并針對玉米等高稈作物中后期病蟲害防治“進地難、效果差”的行業痛點,深入講解了大型高地隙自走式噴桿
噴霧機的技術突破;三是玉米莖穗兼收減損機械化技術在玉米收獲環節如何通過優化機械結構與作業流程,降低收獲過程中的糧食損失,提高玉米收獲質量與產量。隨后,與會人員圍繞農業生態高效宜機化技術試驗示范項目的開展情況、存在的問題展開深入交流與探討,大家各抒己見,分享經驗,為進一步優化智能農機在病蟲害防治及玉米生產全流程中的應用提供了諸多寶貴建議。 
  此次培訓吹響了“秋糧增收,蟲口奪糧”號角,通過“實景演示強感知 + 深度講座解疑難 + 集思廣益破瓶頸”的三維立體模式,有效提升了農機技術人員及新型農民的技術素養和應用能力,不僅為當前秋糧生產關鍵期的植保減損增效提供了“硬核”科技武器,也為構建天津“生態植保、高效作業、宜機生產”的現代農業體系注入了強勁動力。下一步,市農機化中心將以此次培訓為新的起點,持續強化生態高效宜機化技術引領,加大推廣智能農機力度,持續提升重大病蟲害機械化防控能力,為保障秋糧豐收、促進農民增收貢獻堅實的農機化力量。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