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黑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永久免费-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

《2025年“三秋”農業生產農機檢修技術指引》印發

2025-09-15 09:37:39 來源: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 閱讀量:18756 評論

關于印發《2025年“三秋”農業生產農機檢修技術指引》的通知
 
農機化總站〔2025〕111 號
 
  各相關單位:
 
  為扎實做好“三秋”農機化生產服務,充分發揮農機在“三秋”農業生產和應急救災中的主力軍作用,我站組織專家制定了《2025年“三秋”農業生產農機檢修技術指引》,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切實加強“三秋”農機檢修,提高在用農機的技術性能狀態,確保“三秋”農機化生產順利進行。
 
  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
 
  2025年9月10日
 
2025年“三秋”農業生產農機檢修技術指引
 
  為做好2025年“三秋”農機檢修工作,確保農機化生產順利進行,強化農機化對國家糧食安全的支撐保障,不誤農時早謀劃早檢修,提出以下2025年“三秋”農業生產農機檢修技術指引,供各地參考。
 
  一、“三秋”農機化生產項目和機具
 
  主要機械化作業項目在南方地區有:機收水稻、玉米、花生,機械脫粒、烘干,機械化耕整地,機播油菜、冬小麥等;在北方地區有:機收玉米、大豆、花生,機械化深耕、深松、秸稈還田、施肥,機播冬小麥等。
 
  使用的主要農業機械有輪式(履帶)拖拉機翻轉犁旋耕機、驅動耙、微耕機、秸稈粉碎還田機、自走式噴桿噴霧機、植保無人駕駛航空器、自走谷物聯合收割機、玉米果穗收獲機、玉米籽粒收獲機、打(壓)捆機、固定(移動)式谷物烘干機、小麥(免耕)播種機等。
 
  二、主要農機具檢修技術
 
  (一)輪式(履帶)拖拉機
 
  1.發動機的檢修
 
  (1)檢查潤滑系統。除了更換三芯(空氣濾芯、柴油濾芯、機油濾芯)外,還要更換或清洗各個液壓油濾芯。應按地區、季節要求更換潤滑油和燃油。如已經放出潤滑油,應打開缸蓋上的加油口,加入合格的潤滑油后,靜置十分鐘,檢查油標尺,應與機油尺“上”線平齊,然后靜置20~30分鐘再檢查油位有無變化。如有上漲,需查找原因并排除故障。如果是帶渦輪增壓器的發動機,需拆下渦輪增壓器懸浮軸承進油口空心螺栓,滴幾滴潤滑油,再裝好。潤滑脂油嘴、油杯均應配齊。各潤滑部位及總成均應按規定油品加足潤滑油或潤滑脂。通氣器應清潔、暢通。
 
  (2)檢查冷卻系統。清理散熱器、風扇等表面雜物,檢查散熱器、連接膠管等,確保不漏液(水);檢查并調整風扇皮帶松緊度滿足規定要求。加滿冷卻液(水),靜置一小時,看液位有無變化。如液位有下降,則需要查找原因。如無下降,則正常。注意不能加容易產生水垢的井水和自來水。
 
  (3)檢查電路系統。啟動、照明、儀表的電路應正常,所有電氣附件的絕緣部分,不得有漏電、短路等現象。寒冷地區發動機冷起動裝置應能工作正常。
 
  在蓄電池電量不足時,要先用蓄電池額定電流的十分之一充電。在鉛酸電池充電時,電解液液面高度與刻線平齊或高出隔板10~15毫米,要打開加液塞,以防出氣孔堵塞,蓄電池因氣壓過高而爆炸。充電完成后,單體蓄電池電壓應在13伏左右。
 
  以上都檢查正常后,起動前主、副變速手柄等應處于“空”、“降”、“中間”或“分離”位置;液壓動力裝置應處于“中間”位置。用曲軸前端皮帶輪盤車孔或打開飛輪殼上的小窗口進行盤車,轉動曲軸3-5圈后(適用于停放1個月以上的中小型拖拉機),打開點火開關,啟動發動機。發動機轉速需要先低后高,逐漸增加,同時觀察儀表,細聽聲音,如有異常,應先停機后檢查并排除故障。
 
  2.底盤部分的檢修
 
  (1)檢查潤滑油。逐一檢查變速箱、前橋、末端傳動的潤滑油;檢查方向機的鋰基潤滑脂(蝸輪蝸桿機械式方向機)或液壓油箱內液壓油(液壓轉向方向機)是否充足;檢查液壓系統的液壓油是否充足。
 
  (2)檢查轉向系。注意左右方向間的間隙,觀察拉桿球頭傳動和油缸(液壓油缸方向)銷軸間隙,如間隙過大,需更換拉桿球頭和油缸銷軸。更換球頭和銷軸后,需檢查前束,四輪驅動的前束是0~4毫米,兩輪驅動的前束是5~10毫米。
 
  (3)檢查離合器。檢查離合器踏板和分離軸承與分離杠桿的間隙,保證分離徹底、靈活,無卡滯,踩下踏板行程五分之四時,能掛換檔位,無打齒異響。如離合器使用時間過長,需拆開檢查摩擦片和分離軸承,如果超限需更換;如磨損不大,分離軸承加潤滑脂后,再按標準組裝好。
 
  (4)檢查制動器。檢查制動液面和踏板行程,制動踏板第一腳能一次踩死,連續第二腳踩不動,回位正常且無卡滯,左右制動踏板高度應同步。
 
  (5)履帶拖拉機檢查變速箱與后橋連接處、萬向節、支重臺車以及車架與后橋的緊固情況,檢查履帶的張緊度是否符合規定要求,不符合應調整。
 
  3.與農具掛接及調整
 
  (1)調整拖拉機上拉桿(中央拉桿)和左右吊桿,使農具機架在縱向與橫向都處于水平狀態。
 
  (2)調整拖拉機下懸掛臂限位螺桿,使農具橫向中心線與拖拉機縱向中心線相重合。拖拉機懸掛下拉桿與左右吊桿連接的銷軸放置在長孔位置,使農具工作時達到整體仿形的效果。
 
  (3)選用傳動軸與拖拉機PTO花鍵規格應匹配,配合長度應不小于200毫米。傳動軸和動力輸出軸夾角最好小于10度,嚴禁超過農具規定的最大工作夾角。傳動軸十字軸和軸承不能松曠,各方向轉動靈活,并加注潤滑脂。(適用時)
 
  (二)翻轉犁
 
  1.作業前檢修
 
  (1)檢查犁鏵、犁壁等零部件,犁鏵刃口厚度大于3mm應打磨修復或更換,犁壁磨損嚴重要更換。
 
  (2)檢查地輪胎壓在正常范圍內(如有)。
 
  (3)檢查各種螺栓螺母、銷軸,確保處于緊固狀態。其中犁壁固定螺栓不能過緊,以防犁壁產生應力,容易斷裂。
 
  (4)檢查每個潤滑口,確保黃油充足。對活動部位(輪軸、行走曲柄等)涂油潤滑。
 
  (5)翻轉犁與配套拖拉機連接后,應安裝安全鎖銷;檢查液壓油管,防止漏油和油管纏繞。
 
  (6)將犁提起,調節升降速度,檢查拖拉機的縱向穩定性,必要時給拖拉機增加配重。
 
  (7)操作拖拉機,檢查翻轉犁翻轉是否正常。
 
  2.作業中檢修
 
  (1)入土角調整。將犁體與犁柱間相連的緊固螺栓及定位調整螺栓擰松,然后敲擊犁體,使犁體相對犁柱的角度略微改變,以增大或減小入土角度。入土角以3至10度為宜,犁體數量越多,入土角應越小。調整完畢后同一側犁體的犁尖應處于同一高度,并將緊固螺栓和定位調整螺栓擰緊。
 
  (2)耕深調整。通常情況下,翻轉犁的耕深為20-40cm。試耕中,耕深過深或過淺,應調整限深輪。轉動限深輪調整螺栓(手柄),調低限深輪,升高犁架,減少耕深,反向轉動調整螺栓,增加耕深。也可通過拖拉機液壓系統調整耕深滿足要求。拖拉機液壓系統的設置請參閱拖拉機制造商的操作說明。此時,必須將拖拉機液壓系統調整至力調節或者力、位綜合調節。
 
  (3)橫向水平調整。當拖拉機停于水平地面時,懸掛架橫梁(犁架)應與地面平行,如果不能保持平行,應調整拖拉機兩下拉桿處于同一高度。犁地時,從行駛方向看,犁柱應盡可能與地面保持垂直。如果不能保持垂直,應借助于懸掛架橫梁兩面側的水平調整螺栓來調整橫梁橫向水平。用同樣的方法使另一側保持與地面平行。
 
  (4)縱向水平調整。橫向水平調整完成后就要在試耕中對犁架進行縱向水平調整。其調整只限于調整拖拉機懸掛機構的上拉桿,犁架前高后低、入土困難或耕深過淺,應縮短上拉桿;反之,應伸長上拉桿。
 
  (5)第一個犁體作業寬度調整。通過調整絲杠來調整第一犁體的作業寬度,使第一犁體切下的土垡寬度和其他犁體切下的土垡寬度相同,并且和已翻土接縫平整。
 
  (6)牽引線調整。當試作業時,拖拉機明顯跑偏時,應調整牽引線。松開機架調整絲杠鎖緊螺母,調整絲杠長度,使翻轉犁牽引線與行進方向一致,然后鎖緊螺母。
 
  (7)作業時應隨時觀察作業情況,發現機具有堵塞或纏草嚴重應及時清理。
 
  3.安全操作提示
 
  (1)啟動作業時,要邊走邊下落犁體,以免入土工作部件受到劇烈沖擊損壞。
 
  (2)作業過程中翻轉犁上嚴禁乘人,如出現異常響聲,應及時停止作業,待查明原因解決后再繼續進行作業。
 
  (3)地頭作業時,應先將犁提升,當犁鏵完全出土后才能轉彎。嚴禁一邊轉彎一邊提升,以免損壞犁鏵、犁柱和拖拉機的后懸掛系統。
 
  (4)不可以在懸掛狀態下長距離運輸。運輸過程中確保拖拉機下拉桿兩側限位桿鎖定,嚴禁在犁架上捎運重物,以免造成犁架變形。通過坎坷路面或溝壑時必須減速緩行,以避免過大的顛簸沖擊。
 
  (5)保養或維修時,確保可靠支撐機構或液壓鎖定裝置可靠支撐液壓翻轉犁。
 
  (6)停機熄火時,應將犁降落在地面。翻轉犁存放時,應用支撐桿撐牢犁架,以防傾倒。
 
  (三)旋耕機
 
  1.作業前檢修
 
  (1)檢查傳動箱。檢查傳動箱齒輪油油量,低于油面線的要補加同類型齒輪油;檢查各個齒輪之間間隙,特別是圓錐齒輪嚙合間隙,間隙過大過小都會引發故障;檢查傳動箱輸出花鍵軸和刀軸軸套之間間隙,磨損嚴重的要成套更換。
 
  (2)檢查刀部。檢查刀軸兩端油封,以及刀軸、刀座和刀片,如有破損應除舊換新。更換刀片時應按照雙螺旋線方向有規律地緊固刀片固定螺栓。更換刀片等旋轉零件時,必須將拖拉機熄火。
 
  (3)檢查旋耕刀是否裝反和固定螺栓及萬向節鎖銷是否牢靠,確認穩妥后方可使用。
 
  2.作業中檢修
 
  (1)拖拉機啟動前,應將旋耕機離合器手柄撥到分離位置。要在提升狀態下接合動力,待旋耕機達到預定轉速后,機組方可起步,并將旋耕機緩慢降下,使旋耕刀入土。嚴禁在旋耕刀入土情況下直接起步,以防旋耕刀及相關部件損壞。嚴禁急速下降旋耕機,旋耕刀入土后嚴禁倒退和轉彎。
 
  (2)作業中,如刀軸過多地纏草,應及時停車清理,以免增加機具負荷。
 
  3.安全操作提示
 
  (1)地頭轉彎未切斷動力時,旋耕機不得提升過高,萬向節兩端傳動角度不得超過30度,同時應適當降低發動機轉速。
 
  (2)轉移地塊或遠距離行走時,應將旋耕機動力切斷,并升到最高位置后鎖定。
 
  (3)旋耕機運轉時,人嚴禁接近旋轉部件,旋耕機后面也不得有人,以防刀片甩出傷人。
 
  (4)旋耕時,拖拉機和懸掛部分不準乘人,以防不慎被旋耕機傷害。
 
  (四)驅動耙
 
  1.作業前檢查
 
  (1)變速箱檢查。驅動耙首次使用,50小時內應更換變速箱油,后續每500個工作小時或每年更換1次變速箱油,每個班次要檢查變速箱油液位,應在觀察窗的“中間”位置。
 
  (2)傳動箱檢查。每運行500小時應檢查潤滑脂。潤滑脂高度應與齒輪上平面平齊,如潤滑脂量過少,請按要求加注。
 
  (3)每班次潤滑萬向軸、鎮壓輥軸承、導向輪軸承等運動部件。
 
  (4)按要求檢查各相關部位的螺栓緊固情況,對有松動的螺栓及時緊固。檢査各部位銷軸的安全及磨損情況,對有安全隱患的銷軸及時更換。
 
  (5)定期檢查耙齒磨損情況,磨損嚴重的要及時更換;定期檢查耙齒刀軸軸承間隙,間隙過大及時調整或更換。
 
  (6)檢查刮土板與滾筒壁之間間隙,間隙宜為3-8mm,確保滾筒轉動平穩無干涉。
 
  2.作業中檢查調整
 
  (1)定期檢查變速箱排氣閥是否有堵塞情況,如有堵塞應及時清理。
 
  (2)作業深度依農藝要求而定,通過及時調整鎮壓輥調整作業深度。
 
  (3)根據作業碎土和作業阻力情況,通過變速箱及時調整耙齒轉速。在保證良好作業效果前提下,應盡量選擇較低的耙齒轉速。
 
  (4)平土板調整不宜過高或過低,應按要求調整平土板高度,前方土壤以不超過平土板三分之一高度為宜。
 
  (5)根據作業情況適當調整摟土板位置,確保土壤不外溢。
 
  (6)作業過程中傳動軸過載時要及時切斷動力。
 
  3.安全注意事項
 
  (1)定期檢查運動部件防護裝置的齊全性和牢固性,驅動耙運轉時,人嚴禁接近旋轉部件。
 
  (2)嚴禁轉彎作業,作業到地頭需要提起驅動耙時,必須先切斷動力輸出。
 
  (3)嚴禁在未耕地上直接進行作業。
 
  (五)微耕機
 
  1.發動機檢修
 
  (1)清潔發動機表面。使用干凈的軟布擦拭發動機外表,確保清潔。可以用溫水和中性清潔劑清潔,避免水進入進氣口。避免使用高壓水槍直接沖洗發動機,以免損壞電子元件。
 
  (2)檢查、更換潤滑油和燃油。使用油尺檢查機油液位,確保在最低和最高標記之間。如果需要添加機油,在加注前清潔油口以避免雜質進入。應按地區、季節要求更換潤滑油和燃油。
 
  (3)檢修濾芯和火花塞。檢查空氣濾芯是否干凈,可用吹風機輕吹除塵,如嚴重污垢應更換新的濾芯。拆下火花塞檢查電極部分,清潔或更換火花塞,按說明書要求擰緊。風冷柴油發動機不使用火花塞,此步驟可省略。
 
  (4)檢修電池(僅對電啟動發動機)。檢查電池的電量是否充足,如果電池電量不足,需要充電或更換。檢查電池接線端是否有腐蝕,如果有,需清潔干凈。
 
  (5)檢修電源線路(僅對電啟動發動機)。檢查電源線路,如有磨損或者斷裂情況,需要及時更換或修復,以免造成電路短路或斷開;檢查線路連接處,如有松動或銹蝕需要及時緊固和清潔。
 
  (6)啟動微耕機,確保發動機正常運轉并沒有異常聲音或震動。
 
  2.傳動系統檢修
 
  (1)檢修傳動軸和連接件。定期檢查傳動軸和連接件,包括螺栓、螺母等,確保連接緊固無松動。
 
  (2)檢修鏈條或皮帶。鏈條、皮帶有開裂或較大磨損應及時更換,調整鏈條、皮帶張緊度符合規定要求。
 
  (3)潤滑傳動部件。根據說明書要求定期給傳動軸、鏈條適量加注潤滑油或潤滑脂。
 
  (4)清潔傳動部件。定期清潔傳動部件表面,去除積塵和污垢,避免雜質進入傳動系統影響正常運轉。
 
  3.機架及保護罩檢修
 
  (1)檢修機架和保護罩等結構件與覆蓋件。檢查機架、扶手架、拖掛體、保險杠和保護罩等結構件與覆蓋件的連接螺栓,確保連接緊固無松動或者缺失,如有松動現象,應進行緊固,缺失的螺栓和螺母,應補全、緊固。定期檢查上述部件是否存在變形、裂紋或者開焊,如發現問題,應及時修復或更換。
 
  (2)檢修表面涂層。檢查機架、扶手架、拖掛體、保險杠和保護罩等結構件與覆蓋件表面的涂層保護情況,如有銹蝕或者磨損現象,應及時清除銹蝕部分并重新涂刷保護漆。
 
  (3)清潔保養。定期清潔上述結構件和覆蓋件表面,去除表面的塵土和污垢,避免積塵引發腐蝕。
 
  4.刀具部件檢修
 
  (1)檢查刀具狀態。定期檢查耕田刀具或其他作業部件的狀態,如有損壞或磨損嚴重的情況,應及時修復或更換。檢查刀片與刀筒的連接螺栓、螺母等,確保刀具緊固可靠。
 
  (2)清潔刀具部件。在使用過程中,及時清潔作業部件,移除土壤、雜草或其他雜質。
 
  5.作業中檢修
 
  (1)檢修行駛機構:進行微耕機的行駛測試,檢查轉向系統、傳動系統等是否正常,換擋是否順暢。
 
  (2)檢修離合器。每次作業前,微耕機按正常耕作狀態耕作,觀察耕刀是否有打滑情況。如果出現打滑情況,應及時調整離合拉索避免打滑情況;如果離合拉索調整到極限位置仍然打滑,則應更換離合拉索或離合器摩擦片,確保微耕機耕作時耕刀不出現打滑情況。
 
  (3)調整作業深度。根據土壤情況和作業要求,適時調整作業部件的深度和刀具角度,確保作物栽培或土地處理的效果達到最佳。
 
  (4)調整作業速度。根據土壤性狀與實際情況選擇合適擋位,避免過快或過慢導致作業質量下降,同時保證作業效率。
 
  6.安全操作提示
 
  (1)檢修過程中,請將微耕機處于停止狀態并停穩在平坦地面上,避免傾翻而造成意外傷害。
 
  (2)檢修發動機和傳動系統時,務必停止發動機并等待傳動部件完全停止運轉。
 
  (3)運轉調試時,注意不要碰到旋轉部件,確保安全。
 
  (六)秸稈粉碎還田機
 
  1.作業前檢修
 
  (1)檢查擰緊各連接螺栓、螺母。
 
  (2)檢查各插銷、開口銷有無缺損,必要時添補或更換。
 
  (3)加注潤滑脂,傳動軸伸縮套內應涂抹潤滑脂。
 
  (4)檢查齒輪箱密封情況,靜結合處不應滲油,動結合處不滴、漏油;如滲漏油,需更換紙墊或油封。
 
  (5)檢查齒輪箱潤滑油油面,不夠時添加。檢查齒輪箱上呼吸孔是否暢通,如有堵塞應及時疏通。檢查放油堵螺栓是否松動,應擰緊密封。
 
  (6)檢查刀軸甩刀(錘爪)是否缺損并及時補齊。刀片應成組更換。更換刀片時,應對稱更換徑向相鄰的兩組刀片,每組刀片重量差應小于10克。
 
  (7)清除甩刀、刀軸、定刀片上的泥土與纏留物。
 
  (8)檢查各軸承處溫升,若溫升過快、過高,即為軸承間隙過大或缺潤滑油所致,應及時調整間隙或加潤滑油潤滑。
 
  2.作業中檢修
 
  (1)隨時檢查及調整皮帶張緊度,及時清理機殼內壁上的粘集土層,發現聲音不正常、振動時,應立即停車檢查。
 
  (2)調整留茬高度。調整限深滾,在機架左右兩側側板上預留了一排調整孔,固定位置不同,得到的留茬高度也不同,調整時兩邊應同步調整。注意最低留茬高度以甩刀(錘爪)刃口不入土為宜,否則會加速甩刀(錘爪)磨損,降低粉碎效果,增加拖拉機負荷。
 
  3.安全操作提示
 
  (1)秸稈粉碎還田機運轉時,嚴禁人體接近旋轉部分,機具上和機具后嚴禁有人,以防造成人員傷亡事故。
 
  (2)轉彎、倒車時,必須提升秸稈粉碎還田機并切斷動力,嚴禁猛提猛放。
 
  (3)作業時如有異響,振動異常時,應立即停車檢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工作。
 
  (4)檢修、清理機具雜物時,拖拉機必須熄火,將機具落地并穩固,防止機具傷人。
 
  (七)自走式噴桿噴霧機
 
  1.作業前檢修
 
  (1)清洗機體,清除異物、纏繞物,清洗植保機藥箱、藥泵、濾網及噴嘴等;清潔空氣濾清器、散熱器、防蟲網、油水分離器等。
 
  (2)添加冷卻液(水);加注燃油;清潔或更換燃油濾清器濾芯;補充或更換發動機、變速箱、后車軸箱等部件機油,更換機油應同時更換機油濾清器濾芯;添加藥泵潤滑油,清洗藥泵吸入式濾芯;更換密封件、噴嘴等易損件。
 
  (3)查看外部及連接部主要螺母有無異常、松動,前后輪胎是否磨損,調整或更換發動機皮帶、變速箱驅動皮帶等;調整各手柄及拉桿、拉線;補充蓄電池電量。
 
  (4)啟動電機、發電機、喇叭、車燈等電器部件是否正常,發動機有無異響,排氣煙色是否正常,儀表指示是否正常等,發現故障及時維修。
 
  (5)檢查噴桿升降、收放是否正常,回水攪拌裝置是否工作,系統壓力和各噴頭噴霧效果是否符合作業要求等。
 
  (6)緩慢起步,檢查機具行走是否平穩,制動器、變速器是否正常工作等,發現故障及時維修。
 
  2.作業中檢修
 
  (1)發生故障時,需要停車熄火,關閉藥液分配閥等,再進行檢查。
 
  (2)盡量避免急剎車,以免主藥箱中的水涌動導致機器不穩。
 
  3.安全操作提示
 
  (1)運輸前請檢查燈光、喇叭、剎車和緊急制動功能是否正常,保證噴桿處于折疊狀態且噴桿托架已經托住噴桿。機具在起步、升降及噴桿展開或折疊時應鳴笛示警。
 
  (2)在道路運輸及作業過程中,嚴禁人員站在機器上,應時刻注意道路交通狀況能否滿足機具的尺寸。
 
  (3)在未熄火的狀態下,不得進入機械底部進行檢查、保養、維修等操作。
 
  (4)進行作業、維護保養及操作噴桿時,噴桿擺動范圍內及噴桿下方均不允許站人;除非進行必要的維修保養,否則人員不得進入藥箱。噴藥作業后,如藥箱內有殘余藥液,則應按照有關環保規定進行處理,不得隨意排放。
 
  (5)操作人員作業時需佩戴防護裝備(衣服、手套、鞋子等),不得有喝水、吃東西、吸煙等可能產生農藥中毒效果的行為。
 
  (八)植保無人駕駛航空器
 
  1.起飛前例行檢修
 
  (1)檢查螺旋槳、機臂、電機底座、舵機、腳架、邊梁、碳框是否完好,如發現異物需及時清理,如發現裂紋或缺陷需要及時更換。
 
  (2)試運轉動力電機,檢查安裝是否牢固、有無虛位、旋轉是否順暢無異響,發現問題及時維修。
 
  (3)試運轉離心噴頭,檢查安裝是否牢固、旋轉是否順暢、噴盤是否完整,發現問題及時維修。
 
  (4)檢查RTK天線是否安裝完好,發現問題及時維修。
 
  (5)檢查藥箱進藥口、過濾網有無異物,發現異物及時清理。
 
  (6)檢查視角影像鏡頭是否清潔,為防止刮壞鏡頭,建議使用眼鏡布從左至右一個方向擦拭。
 
  (7)檢查仿地雷達、前置動態雷達表面是否清潔、無異物遮擋并安裝穩定,發現問題及時維修。
 
  (8)檢查電池插座有無異物,如發現金屬發黑,需及時進行清理。
 
  (9)檢查電池卡扣是否有損壞,安裝電池時聽到“咔嗒”一聲表示安裝牢固,否則需及時維修。
 
  2.操控系統檢修
 
  (1)打開植保無人駕駛航空器操控App,查看App版本及設備固件是否需要更新,如有更新,請立即根據提示完成更新操作(注意:請確保每次飛行前,所有固件都升級至最新版本)。
 
  (2)按產品說明書要求檢修“單手控綁定”,確認綁定單手操控設備。
 
  (3)按產品說明書要求檢修“通信系統”,查看通訊信號是否良好且顯示正常。
 
  (4)按產品說明書要求檢修“定位系統”,查看基站是否連接,是否進入RTK。
 
  (5)按產品說明書要求檢修“電力系統”,確認電池電量可以滿足當前作業需求,電池電芯電壓為綠色表示正常。
 
  (6)按產品說明書要求檢修“噴灑系統”,進行手動噴灑測試。確認噴灑系統通暢,藥箱、管道及接口無滲漏,噴盤轉動正常,流出液體無氣泡。
 
  (7)按產品說明書要求檢修“動力系統”,進行怠速測試,確認電機轉向正常無異響。
 
  (8)按產品說明書要求檢修“感知系統”,確認地形模塊和避障雷達正常。
 
  3.安全操作提示
 
  (1)酒后、睡眠不足、生病時、孕婦、未滿18周歲、未獲得資質證書者不允許操作。
 
  (2)在周圍1畝范圍無安全降落點的田內不能進行作業。
 
  (3)作業結束后應停止發動機,關閉遙控器電源,并將遙控器置于工具箱內,取出鑰匙。
 
  (4)當植保無人駕駛航空器出現緊急狀況時,應將航空器以最快方式飛離人群,并盡快降落或迫降。
 
  (5)操作員必須了解機械使用知識及藥劑性質,掌握預防中毒措施和救護方法。
 
  (6)操作員作業前必須穿戴防護用品,作業后凡與藥物接觸的身體部位和防護用品必須用肥皂水洗凈。
 
  (7)作業時工作壓力不能超過規定值,排除故障、拆卸接頭和噴頭前須先清除箱內壓力。
 
  (8)夜間檢修或添加藥劑時,不準用明火照明。
 
  (9)作業結束后,應在適當地點對機械進行徹底清洗,并防止水源污染。
 
  (九)自走谷物聯合收割機
 
  1.作業前檢修
 
  (1)清理發動機空氣濾清器和通氣道;清洗或更換機油濾芯和柴油濾芯并更換油底殼機油、液壓油、制動液;油箱加足合格柴油;加入冷卻液(水);檢查蓄電池電量并充電。啟動發動機,空轉10~15分鐘,觀察有無異常,如有異常需停機檢查排除。
 
  (2)檢查滾筒、風扇、割臺、篩箱驅動機構等轉速高、震動大、負荷重的部件和轉速高的鏈輪及軸承的螺栓緊固情況并根據需要調整。
 
  (3)查看各轉動部件是否轉動靈活;調整鏈條和傳動帶的張緊度。
 
  (4)檢查收割機構。檢查切割器刀片是否完好、牢固,間隙是否合理,動刀片與護刃器中心線是否重合,并根據需要調整緊固;按作業要求調整撥禾輪高度和扶禾爪的下垂量。
 
  (5)檢查脫粒清選裝置。按作業要求調整脫粒間隙、清選風扇風量等。查看切草刀、振動篩及前端軸承、百葉篩條等磨損情況并根據需要更換。
 
  (6)檢查秸稈處理機構。全喂入收割機一要調整秸稈排出位置,保證秸稈均勻排出;二要查看切斷刀和定刀是否磨損或破損,如有請更換新的刀片。半喂入收割機切刀刀片與供給刀刀片重疊量在9毫米以下時,要調整供給刀軸的安裝位置;切刀刀片和供給刀刀片之間的間隙要在4.5~7毫米之間;排草鏈條壓桿與鏈輪的間隙要調整至2.5毫米以內。
 
  (7)檢查離合器、制動裝置的技術狀態,看其可靠性和靈活性。
 
  (8)查看液壓油泵、操縱閥及管路,損壞的應及時更換;液壓油過臟及有雜質的應予更換。
 
  (9)檢查過橋與脫谷滾筒凹板過渡板結合處等地的密封性,減少收獲損失,杜絕跑糧、漏糧現象。
 
  2.作業中檢修
 
  (1)發動機每工作250~300小時必須更換機油及機油濾芯,柴油濾清器每工作200小時需更換;液壓系統每工作250~300小時換油及回油濾清器、行走過濾器濾芯一次。在進行清理、檢修、保養、加油以及機手離開駕駛室前,請務必關停發動機。
 
  (2)在升起割臺、打開糧倉、脫粒滾筒等作業機構進行檢修、清掃、調節前,請務必鎖上安全鎖具,確保各機構不會下落或自行關閉而造成人員傷害。
 
  (3)割臺堵塞時,應調整動、定刀片間隙到0.3~1毫米左右;如果割刀刀片或護刃器損壞,需更換刀片或護刃器。割臺堆積作物時,割臺喂入攪龍與割臺底板的間隙應調整到6~15毫米左右。喂入攪龍纏草時,應調整喂入攪龍右側的撥片來使撥禾齒桿與底板的間隙為6~10毫米。撥禾輪打落籽粒較多時,需降低撥禾輪轉速。
 
  (4)脫粒滾筒堵塞時,可調整皮帶張緊度來保障滾筒轉速,如因喂入量偏大所致,可降低機器前進速度或提高割茬。排草夾帶籽粒偏高時,要清理凹板篩前后“死角”的堵塞,發動機轉速應達到2500轉/分,油門要踩到位。糧食中含雜率偏高時,要將魚鱗篩角度調整到合適位置,調節風量調節板,適當增加進風量。
 
  3.安全操作提示
 
  (1)請勿在酒后、服藥后或疲勞狀態下操作維護收割機。
 
  (2)在進行清理、檢修、加油以及機手離開駕駛室時,請務必關停發動機并拔下鑰匙。
 
  (3)兩人共同檢修收割機時,嚴禁另一人私自轉動旋轉部件。
 
  (4)在升起割臺、打開糧倉、脫粒滾筒等作業機構進行檢修、清掃、調節時,請務必鎖上安全鎖具,確保各機構不會下落或自行關閉而造成人員傷害。
 
  (5)嚴禁在稻田中抽煙,要防止電氣線路接觸不良、短路、發動機排氣管周邊堆集草屑等引發的火災安全事故。
 
  (十)玉米果穗收獲機
 
  1.作業前檢修
 
  (1)清理空氣濾清器和通氣道;更換機油濾芯和柴油濾芯并更換油底殼機油、液壓油、制動液;油箱加足合格柴油;檢查冷卻系,加入冷卻液(水);檢查蓄電池電量并充電。啟動發動機,空轉10~15分鐘,觀察有無異常,如有異常需停機檢查排除。
 
  (2)檢查摘穗臺。檢查切草刀是否完好,刀片是否牢固,摘穗輥間隙、切草刀間隙是否合理,并根據需要調整緊固。
 
  (3)檢查剝皮機構。依次檢查剝皮輥間隙、剝皮輥與星輪壓送器間隙,按作業要求調整間隙。
 
  (4)檢查各轉動部件。查看是否轉動靈活,同一轉動回路的各個鏈輪或膠帶應在同一轉動平面內;檢查鏈條和膠帶的張緊度,傳動膠帶疲勞拉長或有其他損壞的,一律更換;在一般情況下,轉動配合的徑向間隙≤0.3毫米,搖動配合的徑向間隙≤0.2毫米。
 
  (5)檢查操縱機構。檢查離合器、安全離合器、制動裝置是否可靠、靈活并根據需要調整。
 
  (6)檢查液壓系統。檢查液壓油泵、多路閥及管路,內漏嚴重或封閉墊損壞的應及時排除或更換。
 
  (7)檢查密封性。檢查摘穗臺果穗輸送槽與輸送攪龍結合處、檢查剝皮機玉米拋送輥與果穗箱擋板結合處等的密封性。
 
  2.作業中檢修
 
  (1)要經常檢查各管路的密封情況,發現密封不嚴時必須立即維修。
 
  (2)要及時清理增壓器和發動機排氣管周圍的雜物,消除火災隱患。經常檢查液壓管路的密封情況,各油管接頭、閥接頭不得有滲漏。
 
  (3)要注意根據拋落的地上的籽粒數量、莖稈的斷莖情況檢查調整摘穗裝置。
 
  (4)每班工作結束后,要徹底清理收獲機各部位纏草,檢查傳動鏈條、傳動帶的張緊度,按使用說明書進行班次保養,清理空濾器濾芯,對各傳動鏈條、萬向聯軸節、升運器滑道等部位加注潤滑油。
 
  (5)準備好收獲機配件和易損件。根據機具的型號、特點及機具的情況,準備常用配件和易損件,并和企業售后服務網點及時取得聯系,記下聯系地址、電話和聯系人。
 
  3.安全操作提示
 
  (1)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收割機的檢修、保養、使用工作。
 
  (2)在對收割機進行清理、清潔、檢查、維護保養時,發動機必須熄火。
 
  (3)在機手離開駕駛室的時候,發動機也必須熄火停機,并取下啟動鑰匙帶走。
 
  (4)啟動發動機時,必須先鳴喇叭,確認其他人都遠離收割機到安全地方后再啟動。
 
  (5)兩個人共同檢修保養收割機時,嚴禁另一人私自轉動旋轉部件。
 
  (6)嚴禁在田中抽煙,并要防止電氣線路接觸不良、短路、發動機排氣管周邊堆集草屑等引發的火災安全事故。
 
  (十)玉米籽粒收獲機
 
  1.作業前檢修
 
  (1)清洗空氣濾清器和通氣道;清洗機油濾芯和柴油濾芯并更換油底殼機油、液壓油、制動液;油箱加足合格柴油;清洗冷卻系,加入冷卻液(水);檢查蓄電池電量并充電。啟動發動機,空轉10~15分鐘,觀察有無異常,如有異常需停機檢查排除。
 
  (2)檢查切割器。檢查刀片是否完好、牢固,割刀間隙、壓刃器間隙是否合理,活動刀片與護刃器中心線是否重合,分桿板是否緊固可靠,不符合作業要求則調整緊固。
 
  (3)依次檢查收割、輸送、脫粒和清洗裝置。脫粒部分檢查承網(凹版篩)、脫粒齒桿,檢查脫粒間隙并調整。
 
  (4)檢查各轉動部件。查看是否轉動靈活,同一轉動回路的各個鏈輪或膠帶應在同一轉動平面內;檢查鏈條和膠帶的張緊度,傳動膠帶疲勞拉長或有其他損壞的,一律更換;在一般情況下,轉動配合的徑向間隙≤0.3毫米,搖動配合的徑向間隙≤0.2毫米。
 
  (5)檢查螺栓緊固情況。檢查滾筒、風扇、割臺、篩箱驅動機構等轉速高、震動大、負荷重的部件和轉速高的鏈輪、復合膠帶輪及軸承的螺栓緊固情況。
 
  (6)檢查操縱機構。檢查離合器、安全離合器、制動裝置是否可靠、靈活并根據需要調整。
 
  (7)檢查液壓系統。檢查液壓油泵、操縱閥及管路,內漏嚴重或封閉墊損壞的應及時排除或更換。
 
  (8)檢查密封性。檢查割臺傾斜喂入室與脫谷滾筒凹板過渡板結合處、滾筒凹板間隙檢視孔處、抖動板兩側密封袋與側壁結合處、清糧篩框兩側密封帶與側壁結合處、攪龍殼與底活門貼合處、復脫器蓋與殼貼合處、卸糧攪龍與糧箱結合處等的密封性。
 
  2.作業中檢修
 
  (1)要及時清理增壓器和發動機排氣管周圍的雜物,消除火災隱患。經常檢查液壓管路的密封情況,各油管接頭、閥接頭不得有滲漏。
 
  (2)要注意根據拋落的地上的籽粒數量、莖稈的斷莖情況檢查調整摘穗裝置。
 
  (3)每班工作結束后,要徹底徹底清理收獲機各部位纏草,檢查傳動鏈條、傳動帶的張緊度,按使用說明書進行班次保養,清理空濾器濾芯,對各傳動鏈條、萬向聯軸節、升運器滑道等部位加注潤滑油。
 
  (4)準備好收獲機配件和易損件。根據機具的型號、特點及機具的情況,準備常用配件和易損件,并和企業售后服務網點及時取得聯系,記下聯系地址、電話和聯系人。
 
  3.安全操作提示
 
  (1)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收獲機的檢修、保養、使用工作。
 
  (2)在對收獲機進行清理、清潔、檢查、維護保養時,發動機必須熄火。
 
  (3)在機手離開駕駛室的時候,發動機也必須熄火停機,并取下啟動鑰匙帶走。
 
  (4)啟動發動機時,必須先鳴喇叭,確認其他人都遠離收割機到安全地方后再啟動。
 
  (5)兩個人共同檢修保養收獲機時,嚴禁另一人私自轉動旋轉部件。
 
  (6)嚴禁在收割地中抽煙,并要防止電氣線路接觸不良、短路、發動機排氣管周邊堆集草屑等引發的火災。
 
  (十二)打(壓)捆機
 
  1.作業前檢修
 
  (1)檢查彈齒離地間隙并調整到50毫米。
 
  (2)打捆前機器空運轉3~5分鐘,觀察各運動件是否相互干涉、卡滯、各處聯接是否牢固可靠。
 
  (3)調整草捆密度。草捆密度和重量的調整要根據牧草品種、含水率等田間條件靈活掌握。慢慢增加草捆密度,進行多次打捆以調整草捆密度,直到達到所需密度。
 
  (4)調整草捆長度。在打結器后方的壓捆室頂部裝有草捆長度控制器。草捆長度通過可調擋環的安裝位置調整,當可調擋環向上移動時,草捆長度隨之增加;反之,草捆長度縮短。
 
  2.作業中檢修
 
  (1)要注意觀察草條和地形變化狀況,使拖拉機的前進速度和動力輸出軸轉速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2)當物料堆積時,先切斷動力輸出軸動力,并關閉發動機,人工清除堵塞物料。
 
  3.安全操作提示
 
  (1)在檢修保養機器時,必須切斷動力輸出軸動力,關閉發動機。
 
  (2)機器運轉時,嚴禁駕駛員離開座位。
 
  (3)酒后、帶病或過度疲勞、兒童等無自我保護能力人員嚴禁操作機具;操作者應謝絕上述人員在機具運轉和作業時靠近機具。
 
  (4)在地頭轉彎空行時,必須切斷動力輸出軸動力。
 
  (5)機器上應配置滅火器,作業現場嚴禁煙火,消除一切火災隱患。
 
  (十三)固定(移動)式谷物烘干機
 
  1.作業前檢修
 
  (1)查看電源情況。電源電壓需穩定且滿足在額定電壓±5%范圍內并設置二級漏電保護裝置;檢查電源線有無損傷;電源是否確實接地。
 
  移動式谷物烘干機安裝完或更換電力系統后第一次使用時,請重新確認接地效果。
 
  (2)查看裝糧排糧機構及內部干燥循環機構是否堵塞,如堵塞需清理。同時需清理機器內部殘余物,清理集塵室內部殘余物等。
 
  (3)檢修傳動部件。檢查皮帶、鏈條有無損壞,如有應更換;檢查皮帶松緊度,用手指按皮帶中部凹下10~15毫米為宜,不滿足應調整;檢查傳動鏈條松緊度,用手指按鏈條中部凹下5~10毫米為宜,不滿足應調整;檢查提升機輸送帶是否跑偏,如跑偏則調節提升機下段左右螺桿;查看杓子(畚斗)有無損傷,有損傷或磨損時應更換;檢查絞龍葉片是否彎曲、開裂或邊緣磨損,(磨損厚度>20%需更換)。檢查電動機、風機、提升機等傳動部件運轉是否正常,如有異常應及時修復或更換。檢查各電機、軸承、鏈條潤滑情況,如不足應及時添加潤滑油(脂)。
 
  (4)檢查排風管、排塵風管。檢查內部是否有異物,如有需清理干凈;是否變形、破損,如有應更換。
 
  (5)檢查水分儀。清掃水分儀的滾輪和刷子,校準水分儀,如水分儀精度偏差大,應更換。
 
  (6)檢查控制系統。檢查溫度傳感器、報警裝置等部件是否正常有效,如有異常應及時修復或更換;檢查控制柜上的控制器、電壓表、電流表、指示燈等電器組件是否工作正常,如有異常應及時修復或更換。
 
  (7)機器周圍不應有障礙物或易燃物,作業通路需保持離機器周圍1.5米以上。
 
  (8)檢查安全防護裝置。檢查各回轉部件的防護罩,熱風管道、煙道等發熱的部件防護裝置及換熱器、風機等進風口處的防護網罩是否安裝牢固并有效防護,如有異常應及時跟換或修復。
 
  (9)移動式谷物烘干機應檢查設備承重柱是否支撐可靠,輪胎以離地10~20毫米為宜。查看設備自帶的水平儀,確定設備是否還存在傾斜并及時調整。檢查糧倉升降鎖定桿、提升絞龍確保鎖定可靠。
 
  2.作業中檢修
 
  (1)發現烘干機各部件連接處有滲或漏糧(油、氣)時,應停機檢修,及時更換密封件或修復密封處。
 
  (2)高溫報警后,仍不見溫度下降,應馬上切斷熱源,停機檢修以防倉內起火。
 
  (3)觀察火焰是否穩定(燃燒器型),檢查有無異常氣味,如出現異常,應立即停機查明原因,排除故障。
 
  (4)關注各電機以及傳動部件是否有異響、絞龍運轉有無金屬摩擦聲(葉片刮壁)、傳動帶帶速是否正常、畚斗有無脫落或變形、皮帶/鏈條是否打滑、跳動等,如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機檢修。
 
  (5)卸糧時,若突然出現放糧流量減少應觀察放糧三通處是否堵塞,如堵塞應及時停機,以防提升機憋停,造成損壞。
 
  (6)經常檢查各緊固件是否松動,檢查插銷是否松動或脫落,如松動或脫落應及時緊固或復位。
 
  (7)每使用60日例行檢修提升機。檢查提升機電機聯軸器是否磨損,固定螺栓是否松動;檢查畚斗是否磨損,畚斗帶松緊度;檢查畚斗帶是否跑偏或邊緣磨損,如有及時更換或緊固。
 
  (8)每使用60日例行檢修撒糧機。檢查撒糧機軸與電機連接的鍵槽是否磨損,固定螺栓是否松動,如有及時更換或緊固。
 
  (9)定期清理和潤滑。定期檢查軸承、鏈輪、鏈條等傳動部位,根據運行狀態及時清理和加注潤滑油(脂)。
 
  3.安全操作提示
 
  (1)查看是否配備干粉滅火器,滅火器應在有效期內。
 
  (2)谷物進機后勿停留過久,應立即送風或干燥。裝入谷物量不得大于烘干機最大額定容量,不得超負荷運轉。
 
  (3)烘干機運轉時,嚴禁操作人員用手接觸烘干機各部運轉機構;烘干機異常時,應立即停機檢修,不可強行運轉。烘干作業停止后,不要立即將主電源切掉,請先通風運轉5分鐘以上,讓機臺繼續送風冷卻燃燒室后再停機,否則燃燒室內的未燃瓦斯可能產生異音噴出熱氣,會造成燒傷的事故發生。
 
  (4)移動式谷物烘干機運轉時,操作人員不得觸摸熱風機、燃燒爐附近部位或將熱風機拉出,防止發生燒傷或燙傷;嚴禁使用試料取出器以外物品或手指伸入試料取料口,防止物品或人員卷入造成機械故障或傷害。
 
  (5)操作人員檢修時,應兩人以上作業,需有人監護,戴好安全帽,登高時應系好安全帶。
 
  (6)除進行點檢或維修時,控制箱門要確保在關閉的狀態,防止灰塵及異物進入控制箱內部,導致控制箱內部故障、短路或火災。
 
  (7)禁止在烘干機運轉中補充燃油;補充燃油時,嚴禁煙火。
 
  (十四)小麥(免耕)播種機
 
  1.作業前檢修
 
  (1)緊固與注油。機具使用前應檢查各緊固部位是否緊固牢固,各傳動部位是否轉動靈活。在萬向節十字架、刀軸軸承座、鎮壓輪軸承座處加注黃油,在齒輪箱內加注齒輪油,加到傘齒輪中間偏下位置為止,在鏈傳動和其他轉動部位加注潤滑油。
 
  (2)排肥器的調整。使用顆粒狀化肥,施肥量不宜太大,否則可能產生燒苗現象。先粗調:轉動排肥量調節手輪,直到播量指示到達預定位置。再精調:把鎮壓輪懸空,轉動鎮壓輪,排肥器全部有肥料排出后,按正常行駛速度和方向,勻速轉動鎮壓輪,接取各排肥管排出的肥料,稱各排肥管排出的肥料重量和排肥總重量,計算每行的平均行排肥量和畝播量。
 
  (3)排種器的調整。播種小麥等大顆粒作物時,首先打開排種口與種子相適宜的抽板,然后再進行播種量調節。一是有級變速箱播量調節辦法,通過調整變速箱檔位實現對播種量的調整。二是無級變速箱播量調節辦法,逆時針轉動手輪播量增加,順時針轉動手輪播量減小,所需播量必須要由小到大調節到所需位置。
 
  (4)鎮壓輪的限位調整。鎮壓輪兩側搖臂被扇形板限位銷固定,作業時必須將限位銷放在扇形板上適當的孔位。
 
  (5)機具左右水平的調整。升起機具,使旋轉刀和開溝器離開地面,查看旋轉刀的刀尖、開溝器、機具是否水平一致,不一致時,調整拖拉機后懸掛斜拉桿。
 
  (6)旋轉間隙的檢查。作業前應檢查并確保旋轉刀與開溝器之間的旋轉間隙≥1cm。保證作業中旋轉刀與開溝器不發生碰撞。
 
  2.作業中檢修
 
  (1)機具前后水平的調整。作業中機具前后應處于同一水平面,此時萬向節與機具水平面的夾角應在±10°的范圍內,否則應調整拖拉機的上拉桿。
 
  (2)播種施肥深度的調整。一是改變拖拉機后懸掛上拉桿的長度和兩組鎮壓輪兩側搖臂上限位銷的位置,可同步改變播種和施肥深度,同時耕深也同步改變。二是改變種、肥開溝器的安裝高度,可調整播種和施肥深度,但種肥深度相對位置不變。
 
  (3)鎮壓器的調整。根據農藝要求,同時改變鎮壓輪兩側搖臂上限位銷的位置,實現鎮壓力的調整,限位銷越向下移,鎮壓力越大。
 
  (4)作業中要經常清理種、肥開溝器纏繞的秸稈、粘土,檢查排肥管、排種管有無堵塞,開溝器有無變形等,發現故障及時排除。
 
  3.安全操作提示
 
  (1)在地頭轉彎與倒車時必須提升機具。
 
  (2)機具作業時,播種機上嚴禁站人。
 
  (3)機具維修時需要維修人員進入提升機具下部時,應有可靠的硬支撐,避免液壓機構失效,砸傷維修人員。
 
  (4)機具作業時,嚴禁靠近動力輸出軸等旋轉件,避免絞纏危險。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產品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