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7個月,重慶外貿進出口總值4344.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1%,高出全國整體增速5.6個百分點。據近日重慶海關發布的2025年1-7月重慶市進出口主要商品量值表(人民幣值)顯示,農機進出口相關數據如下:

進口情況:
2025年1-7月農業機械累計進口數量0.01萬臺(套),同比增長46.1%;累計進口金額3009.6萬元,同比增長1443.4%。
收獲機械方面:累計進口數量0.001萬臺,同比增長80%;累計進口金額2942.2萬元,同比增長12704.8%。
出口情況:
2025年1-7月農業機械累計出口數量186.5萬臺(套),同比增長4.3%;累計出口金額191795.5萬元,同比增長13.8%。其中,
拖拉機累計出口數量0.4萬輛,同比增長3.7%;累計出口金額2258.4萬元,同比增長46.7%。
與黑龍江、山東等傳統農機大省相比,重慶的農機產業規模并不算大,但其出口市場卻擁有極其獨特且難以復制的競爭優勢。這些優勢并非來自低成本的制造,而是源于其強大的工業基礎、得天獨厚的區位和戰略定位。
重慶農機出口市場的核心優勢有哪些?
重慶能夠生產出質量可靠、性價比極高、極具實用性的小型農機,如
微耕機、碎枝機、抽水機、發電機組等,這些產品在發展中國家市場極具殺傷力。重慶的農機企業擁有多種高性價比、高時效性的物流解決方案,能夠靈活滿足全球不同客戶的需求,這是內陸地區罕見的優勢。
產品定位優勢:精準聚焦細分市場??
重慶農機避開了與大型農機制造商的正面競爭,找到了一個精準的生態位。
主打產品:以?小型、便攜、多功能的農機具為主,如:
微耕機:非常適合東南亞、非洲的山地、丘陵地帶和小塊農田。
柴油發動機/汽油發動機:作為動力源,單獨出口量也很大。
水泵、發電機組:配套農業灌溉和作業。
堅果剝殼機、粉碎機等特色農產品加工機械。
市場定位:完美契合發展中國家的小規模農戶的需求。這些用戶購買力有限,土地分散,需要的是“買得起、用得好、修得了”的實用型機械,而這正是重慶農機的核心優勢。
注:本文由農機網(www.xyzjds.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重慶海關、重慶日報。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