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通知公告】 各市州農業農村局(農經站、農機中心):
 
  近年來,各地有序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實施,有力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保障糧食安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了重要力量。為進一步做好2025年全省農業社會化服務工作,統籌各方力量,保障重點任務,更好服務帶動小農戶,健全聯農帶農機制,規范安全使用農業經營主體能力提升資金,經商省財政廳、省供銷合作總社,現就2025年有關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任務目標
 
  擬下達第一批農業社會化服務資金5.38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農業社會化服務資金3.38億元,統籌商品糧大省獎勵資金2億元。暫按80元/畝補貼標準,下達124個縣(含農場管理區)標準任務672.5萬畝(其中中央資金對應標準任務422.5萬畝)。統籌做好機插機拋等糧食社會化服務、經作社會化服務試點等工作。
 
  1.擬安排中央財政農業社會化服務資金2.5億元及商品糧大省獎勵資金2億元,共4.5億元重點支持機插機拋(以及用于機插機拋的集中育秧)服務,完成作業面積1000萬畝,每畝補貼45元,折算標準任務面積562.5萬畝(其中中央資金對應標準任務面積312.5萬畝),按2024年任務完成情況因素加成下達123個縣市區。
 
  2.擬安排中央財政農業社會化服務資金0.4億元,支持20個糧食面積30萬畝以上的山丘區縣市區重點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每縣額外支持200萬元,完成標準任務面積2.5萬畝。
 
  3.擬安排中央財政農業社會化服務資金0.48億元,支持16個縣市區開展經作產業社會化服務試點(含延續實施和新遴選),每縣支持300萬元,完成標準任務面積3.75萬畝。
 
  在以上中央財政農業社會化服務資金3.38億元中,擬統籌安排0.8億元支持67個縣供銷主體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完成標準任務面積100萬畝。第二批農業社會化服務資金任務以具體下達為準。
 
  二、工作要求
 
  (一)定好服務環節。相關縣市區要突出支持重點,集中力量解決關鍵問題,補齊制約糧食提質增效和綠色發展的突出短板。聚焦機插機拋(含用于機插機拋的集中育秧)、秸稈粉碎還田或秸稈離田、烘干倉儲等短板弱項,加大支持力度;對發育基本成熟、普及程度較高的機耕機收等環節,以市場運作為主。鼓勵支持縣市區發展集多個關鍵薄弱環節于一體的全程服務,按標準任務面積予以補貼。支持服務組織聚焦經濟作物品種改良、品質提升及初加工等短板環節開展服務。每類產業支持環節一般不超過3個。
 
  (二)優選服務主體。相關縣市區要將具備服務能力和條件的農民合作社、農業服務專業戶、農業服務企業、供銷合作社服務組織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主體納入名錄庫管理,作為承擔任務的服務主體。服務主體應具備以下條件:①在監管部門登記或備案,取得法人資格或納入農業農村部新型經營主體名錄庫管理;②具有農業社會化服務實踐經驗,原則上從事社會化服務兩年以上;③擁有與其服務業務范圍、服務能力相匹配的專業農業機械設備、技術人員以及其他基礎條件;④在農民群眾中享有良好的信譽,所提供的服務在質量和價格方面受到服務對象的普遍認可;⑤自覺接受農業社會化服務行業管理部門的監管。為促進服務市場公平競爭,每縣單一環節承擔服務任務的服務組織原則上不得少于3個。相關縣市區要盡快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名錄庫,實行動態監管,承擔任務的服務主體,一般不采取招投標方式,必須是2025年2月底前納入縣級名錄庫管理的主體。要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基層組織及社有企業等服務組織的國家隊作用,引導支持其承擔農業社會化服務任務并納入名錄庫管理。允許服務能力強、在多個縣市區有實體站點、已在當地正常開展相應服務2年及以上的服務組織,承擔相應縣市區的服務任務,服務組織注冊地和站點所在地縣市區應認可其跨區作業數據??蛇x擇部分組織能力強、實施條件好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級社,發揮其貼近群眾優勢和組織動員優勢,探索直接開展服務、為農戶提供居間服務等模式,提升帶動效應。
 
  (三)統籌下達任務。農業社會化服務任務與資金到縣后,不按條塊或部門分割,按照“六統一”要求,方案制訂、主體遴選、任務安排、績效評估、驗收撥付、資金管理等工作一個口子對外,由農業農村(農經)一個部門牽頭實施,其他部門配合做好相關工作,避免多個部門下達任務撥付資金、服務組織多頭對接報賬等加重基層負擔的問題,杜絕重復補貼。縣級牽頭部門要會同縣級供銷合作社,將具備條件的供銷合作社基層組織及供銷參股、控股服務組織視同普通服務組織,一同下達任務,同步承接糧食和經作社會化服務任務,確保這類服務組織承擔任務量不少于規定要求;縣里具備條件的供銷服務組織總服務能力不夠的,由縣級牽頭部門統籌其他服務組織兜底完成服務任務;支持具備條件的供銷合作社基層組織及供銷參股、控股服務組織同等申報參選省級區域綜合農事服務中心。要加強工作統籌,將機插機拋特別是早稻機插機拋作為工作重點,會商農機部門做好相關工作,確保完成機插機拋服務任務。
 
  (四)規范開展服務??h市區農業農村(農經)部門要研究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服務標準和服務規范,強化服務過程指導和服務效果評估,引導規范服務。要強化服務合同監管,推廣使用示范文本,引導服務組織與農戶規范簽訂服務合同,嚴格按服務合同開展服務,規范服務行為,保證服務質量。要開展服務價格監測,防止價格欺詐和壟斷,維護農戶權益。要規范工作流程和資料,開展服務作業的機具須安裝北斗監測終端,實時上傳作業軌跡、面積、時間和清晰有效作業照片等服務數據到農機作業監測等系統,個別因其他原因導致數據無法上傳的,必須嚴格履行逐級簽字審核程序,并在驗收時重點抽查;要指導服務組織做好服務作業記錄,記錄完整服務對象及電話、服務內容、服務面積、服務地塊位置、服務現場圖片等資料,并逐級簽字把關。
 
  (五)嚴格服務補助。縣市區要根據本地區開展服務所需投入設備、人力等情況,核算并發布市場公允指導價格。原則上開展服務的財政補助占服務市場價格的比例不超過30%,丘陵山區、脫貧地區可適當調高補助標準,補貼比例最高不超過40%;服務規模經營主體的,要適當降低補助標準。同一縣市區內單季糧食作物每畝補助平均不超過80元;種植雙季糧食作物的,第二季作物的服務補助參照此標準執行。要研究制定合理的補助方式和補貼受益機制,確保補貼精準。面向小農戶開展的服務,堅持讓小農戶最終受益,補助資金可分頭補給服務主體和小農戶,也可直接補給服務主體。直接補給服務主體的,必須通過服務價格優惠等方式讓小農戶等服務對象知情且直接受益,提高服務主體開展服務、小農戶接受服務的積極性。對提供服務的服務組織,根據承擔任務數量及驗收合格數量發放服務補助,單個服務組織承擔的服務任務,原則上不得超過本縣市區總任務的三分之一。對接受服務的單個規模經營主體,要合理確定每年享受補助資金的總量上限,防止政策壘大戶。
 
  (六)強化監管績效。抓好面積核查,服務后的補貼面積原則上以系統審核通過的數據為準,同時做好現場作業抽查和監測等工作,原則上縣級抽核面積比例不低于10%;市級抽查面積比例不低于2%,覆蓋下轄所有縣市區。抽核數據與報送數據有差距的,核減相應面積,并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嚴禁重復補貼,同一地塊上同一季節作物的任何具體環節,不得重復享受不同部門資金用途相近的財政補貼。強化資金監管,中央財政農業社會化服務資金要嚴格落實以下要求:①服務小農戶的資金或面積占比不得低于60%。②不得將資金用于購買設施裝備、建設平臺等非服務環節。③不得用于興建樓堂館所、彌補預算支出缺口等支出。④不得用于列支農業農村部門工作經費、項目支出、培訓經費等。⑤堅決防止以撥代支、截留套取、擠占挪用等問題,保障補貼資金及時、足額兌付。⑥服務主體不得將承擔的項目任務再行轉包,對其自營土地的作業不得納入補助范圍。⑦服務主體之間不得通過相互提供交叉作業服務獲取補助資金。⑧不得受理以中介機構名義直接代理申報的資金項目,不得將財政補助資金用于支付中介費用。商品糧大省獎勵資金使用按省里有關規定執行。加強績效管理,縣市區農業農村(農經)部門要對照實施任務,科學編制資金使用方案和績效目標,及時調度督促任務開展情況,做好績效自評,及時將資金使用情況錄入農業農村部轉移支付管理平臺和省農業農村廳資金項目監管平臺。
 
  三、工作保障
 
  (一)明確職責。農業農村(農經)部門負責做好服務主體摸底及名錄庫建立、資質和服務能力審查、農業社會化服務政策及業務培訓、任務分配、任務進度調度督導、服務質量監測、服務面積抽查、績效管理、資金兌付、項目總結等工作;會商農機部門制定實施方案、分配機插機拋任務(含中央財政農業社會化服務資金任務面積和商品糧大省獎勵資金任務面積)、調度機插機拋進度、抽查機插機拋面積等。農機部門配合農業農村(農經)部門制定實施方案、分配機插機拋任務、抽查機插機拋面積;負責指導購買插(拋)秧機等農機具、開展機插機拋技術培訓、調度機插機拋進度、系統內服務面積數據核準和未上傳至系統服務面積核定等工作。2025年4月、5月、6月的每周二縣級農機部門向同級牽頭農業社會化服務的農業農村(農經)部門報送機插機拋任務完成情況,經市級農業農村(農經)部門匯總后報省農業農村廳農村合作經濟指導處。供銷部門配合牽頭部門做好供銷類服務組織的主體管理,協助開展相關任務調度、質量監測、面積抽核等工作。
 
  (二)加強探索。鼓勵服務主體探索創新,因地制宜總結推廣“N代”“統分結合”等服務模式和“服務主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服務主體+各類新型經營主體+農戶”等組織形式。引導不同規模和發展水平的服務組織,分級分層開展以不同服務內容為重點的服務,構建區域性服務體系,完善農業經營體系,促進各主體緊密聯結,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加大典型模式宣傳推介力度,營造良好氛圍。
 
  (三)強化推動。省農業農村廳農村合作經濟指導處、農業機械化管理處和省供銷合作總社合作指導處聯合成立工作專班,辦公室設在廳農村合作經濟指導處。各地要樹立一盤棋思想,壓實工作責任,完善工作機制,合力推進工作。要認真總結工作,提煉做法成效,研究解決問題,謀劃下段工作。市縣牽頭部門要及時撰寫績效自評報告和工作總結,于11月30日前報省專班。聯系人:廳農村合作經濟指導處周丹丹,電話:19807319828,郵箱:hunanrce@163.com;農業機械化管理處阮堅,電話:17807310429;省供銷合作總社合作指導處梁瀟,電話:13907498691。
 
  湖南省農業農村廳
 
  2025年1月26日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