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地方農機】 “三秋”農業生產是大量農業機械將集中投入使用時期,加之農民群眾和農機手出行密集,極易出現違法載人、疲勞駕駛、機械帶病作業等問題,也極易出現監管“盲區”和“漏洞”,是農機安全事故的易發、多發期。為進一步強化農機化生產工作,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農業農村局提前統籌謀劃,精心組織,強化措施,為推動全區“三秋”機械化生產再上新水平打下堅實基礎,確保秋糧豐產豐收。
強化政策支持。一是大力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機具。結合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加大對先進適用、節本增效的高效、安全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的引進和推廣力度,對保證主要農作物生產所需機具和支持農業綠色發展的機具實行優先補貼、應補盡補。截至目前,2024年符合資金結算條件的購機戶有122戶,共購買補貼機具174臺,補貼資金合計236.082萬元,公示已完成,資金已全部撥付到位。2023年錄入補貼系統符合資金結算條件的機械機具已全部撥付到位。2024年9月份符合資金結算條件的購機戶有146戶,共購買補貼機具194臺,補貼資金合計259.301萬元,正在公示(其中下鄉辦理293臺,入戶辦理75臺)。
同時,舉辦東營區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報廢更新政策解讀培訓、農機購置補貼警示教育培訓22場次。政策解讀培訓、警示教育人員920余人次,接受群眾政策咨詢280余人次,發放惠農政策明白紙、安全生產知識等宣傳資料4000余份。二是加大農機報廢更新補貼力度,東營區進一步加大耗能高、污染重、安全性能低老舊農機淘汰力度,加快先進適用、節能環保、安全可靠農業機械推廣應用,著力優化農機裝備結構,加速推進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符合資金結算條件的農機報廢戶有6戶,共補貼機械6臺,補貼資金合計1.6萬元,現已完成公示進入結算狀態。
結合項目帶動。發揮好項目示范帶動效應。充分運用好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主要糧油作物單產提升、糧食作物機收減損技能操作技術培訓、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補助項目平臺。組織實施好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一條龍服務,開展好新機具新技術示范現場會議。通過示范宣傳,進一步加快全區農機新舊動能轉換,優化農機裝備結構,促進農機安全生產、節能減排和綠色發展。
強化安全監管。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的重要論述,認真貫徹落實各級黨委、政府關于安全生產的有關要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從講政治高度把農機安全生產擺到重要位置,堅決守住農機安全生產底線。嚴格落實“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和“誰主管、誰負責”的要求,認真履行好農機安全監管職責,將
拖拉機和
聯合收割機登記管理及牌證核發、駕駛人考試及證件核發、安全技術檢驗、宣傳教育、安全檢查、隱患排查等安全監管職責落實落地,杜絕出現工作斷檔、監管空白。
一是抓好機具檢修、配件供應。東營區高度重視農機具檢、修配件供應等工作,嚴格按照國家《農機維修管理辦法》,對全區農機維修網點、配件供應、重點農機銷售市場、三包服務進行檢查,同時做好質量投訴和調查,及時受理和處理各類農機投訴案件,強化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確保農民群眾合法權益得到保障。
二是抓好應急作業組織管理。做好“三秋”糧食烘干、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區域農機服務中心調研與機械化生產情況分析,為“三秋”生產機械化發展提供分析與指導作用,及時為跨區作業的農業機械提供優質服務,確保良好的作業秩序。
三是樹立大局意識,主動作為,嚴查嚴處拖拉機載人上路行駛等違法違規行為,嚴查未依法辦理車輛登記和檢驗手續、偽造變造號牌、無證駕駛、酒后駕駛等行為。進一步實施拖拉機“亮尾工程”,對未粘貼反光標識的不予注冊登記、不予通過檢驗。鞏固安全生產各項整治行動成果,繼續抓好隱患排查,對安全設施不全、安全防護不到位、機件失效等問題隱患重點排查,堅持邊查邊改、立查立改,從嚴開展年度安全技術檢驗,達到報廢條件的,引導農機所有人實施報廢,堅決防止機械“帶病作業”,消除農機安全隱患。
截至目前,累計檢查農業機械320余臺次,排查并整改一般問題隱患72項,排查并完成整改重大問題隱患2項。開展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情況“面對面”談話8次,開工第一課12場次,簽訂安全生產告知書、承諾書560余份,在政府網站發布安全生產內容公告3個。為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免費懸掛安全警示橫幅40條,為農業機械免費張貼反光貼2000余條,免費統一發放《跨區作業證》30余個,并通過跨區作業直通車,將《跨區作業證》發放情況統一登錄網上公示,組織新辦駕駛人員考試13場次,新辦理、增駕、換發、注銷等拖拉機、聯合
收獲機駕駛證業務131套;掛發拖拉機、聯合收獲機號牌68臺;拖拉機、聯合收獲機轉入轉出12臺;檢驗拖拉機、聯合收獲機360余臺次,領域內安全生產意識進一步提升。
強化宣傳培訓。開展形式多樣的農機安全宣傳“五進”活動,充分利用農村廣播、網站、新媒體等平臺,深入農村、社區、合作社、農戶、企業,重點宣傳農機安全法律法規、安全操作知識和事故預防措施。深入“三秋”農機作業一線,發放農機安全生產知識、技能操作等宣傳資料,面對面交流提醒做好農機安全生產,勸導農機駕駛操作人員拒絕載人、群眾拒絕搭乘。充分利用好農機安全警示教育片、宣傳冊和農機安全知識提示等材料抓好農機安全警示教育,提高農民群眾懂法、守法和安全生產意識,努力營造農機安全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濃厚氛圍。
一是強化技術推廣和技術培訓。強化宣傳發動、示范帶動和補貼拉動作用,不斷加大推廣應用力度。同時以當前農機化實用操作技能技術為主要內容,采取理論講授和現場培訓相結合,集中培訓和分散自學相結合的方法對機手進行培訓,讓機手熟練掌握機械維護保養、操作技能、作業常識、故障排除等新知識、新技術,進一步提高了科學規范使用機械的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已舉辦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全程機械化技術培訓、聯合收割機駕駛操作技能大賽、主要糧油作物單產提升、糧食機收減損技術暨聯合收割機駕駛技能培訓、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解讀、農機報廢更新政策解讀等等各類技能操作培訓班21場次,培訓各類人員620余人次,接受群眾各類咨詢160余人次,安全生產開工第一課警示教育培訓18場次;開展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情況“面對面”談話20次。
二是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加強對機手和作業人員的安全培訓宣傳,通過講解農機操作規程,開展農機操作技術咨詢,安全知識測試、提高農機手的安全意識和操作水平,建立起農機安全生產的“宣傳、操作、監督”三道防線,努力鞏固農機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勢頭,全力保障“三秋”農機化生產安全平穩有序進行,為確保秋糧豐收到手、全年糧食生產目標如期實現提供強有力的農機化支撐。截至目前,在中國農機化信息網等網站發布安全生產、技能操作信息160余篇次,發放各類宣傳資料23000余份。強化安全培訓力度,舉辦各類安全生產、技能操作培訓班45場次,培訓各類人員1320余人次,接受群眾各類咨詢360余人次。
開展應急演練。牢固樹立安全觀念,不斷增強風險意識和憂患意識,按照應急演練計劃安排,扎實做好應急演練評估和各項應急準備工作。2024年東營區農機消防應急處置演練、評估在牛莊鎮舉辦。演練模擬電動車在聯合收割機停機棚充電自燃,引發停放的聯合收割機停機前沒有及時清理車上雜草的一起意外火災事故,50余人參加演練活動。通過事故應急處置演練暨現場評估,進一步檢驗和提高了全區應對農機突發事故的應急處置能力。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