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地方農機】在確保小麥高產穩產的前提下,科學施用化肥,減少化肥使用量對保護生態環境和糧食安全意義重大。小麥減量施肥技術要點如下:
1、精準施肥(測土配方施肥)
通過土壤測定了解土壤養分情況,根據小麥需肥規律和目標產量確定施肥量、肥料運籌和施肥時間。對于目標產量在700公斤/畝以上的高產田塊,畝施氮22—24公斤,五氧化二磷10—12公斤,氧化鉀10—15公斤,其中氮肥50%作基肥(底肥),50%在拔節孕穗期、基部第一節間定長后追施,磷、鉀肥作基肥施用,另每畝施用鋅肥2公斤。后期葉面噴施磷酸二鉀1公斤(噴施濃度0.2%)。目標產量在600—700公斤/畝的田塊,畝施氮18—22公斤,五氧化二磷8—12公斤,氧化鉀10—15公斤,其中氮肥50%作基肥(底肥),50%在拔節孕穗期、基部第一節間定長后追施,磷、鉀肥作基肥施用,另每畝施用鋅肥2公斤。后期葉面噴施磷酸二鉀1公斤(噴施濃度0.2%)。目標產量在500—600公斤/畝的田塊,畝施氮16—20公斤,五氧化二磷8—10公斤,氧化鉀8—12公斤,其中氮肥60%作基肥(底肥),40%在拔節孕穗期、基部第一節間定長后追施,磷鉀肥作基肥施用,另每畝施用鋅肥2公斤。后期葉面噴施磷酸二鉀1公斤(噴施濃度0.2%)。目標產量在400—500公斤/畝的田塊,畝施氮14—17公斤,五氧化二磷8—10公斤,氧化鉀8—10公斤,其中氮肥60%作基肥(底肥),40%在拔節孕穗期、基部第一節間定長后追施,磷鉀肥作基肥施用,另每畝施用鋅肥2公斤。后期葉面噴施磷酸二鉀1公斤(噴施濃度0.2%)。目標產量在400公斤以下的田塊,畝施氮13—16公斤,五氧化二磷8—10公斤,氧化鉀6—8公斤,其中氮肥70%作基肥(底肥),30%在拔節孕穗期、基部第一節間定長后追施,磷、鉀肥作基肥施用。后期葉面噴施磷酸二鉀1公斤(噴施濃度0.2%)。
2、有機肥部分替代化肥
增施符合有機肥料行業標準(NY/T 525)的商品有機肥或充分腐熟的糞肥,每增施100公斤,可分別減少施用化學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鉀1—1.5公斤。
3、秸稈還田
對前茬稻草盡可能粉碎、撒勻,耕翻還田,每還田稻草100公斤,可分別減少施用化學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鉀0.5公斤。注意基肥增施氮肥2—3公斤以調節碳氮比,后期在追肥時扣除。
4、施用微生物肥料
施用功能微生物肥料可促進土壤養分轉化和釋放,增強小麥對養分、水分的吸收,增強小麥對病害的抗性,減少5%左右化肥使用量。
5、使用緩/控釋肥料
選擇施用小麥專用的緩/控釋肥料。小麥苗期對養分需求和吸收量較少,肥料養分釋放量也較少,返青拔節期后,小麥養分需求和吸收量快速增加,肥料養分釋放也快速增加,即肥料養分釋放與小麥對養分吸收同步,可有效減少養分損失,提高利用率,相應減少化肥施用量。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