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明星企業】 隨著科技發展的日益加快,農業領域較幾十年前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如今,“高大上”的技術和裝備在農田里已是隨處可見,無人駕駛的農機自動轉彎、自動播種收獲,這樣的場景在幾十年前難以想象,在當下卻是尋常可見。高科技不僅“接地氣兒”,更是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讓農民增加了產量和收入。那么,“高大上”的科技是如何實現幫助農民增產增收的?來看看上海司南衛星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司南導航”)是如何做到的。
 
  司南導航是最早一批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引入精準農業的企業,多年來以全新的技術、周到的服務獲得了業內的認可和稱贊。
 

  司南導航AG360/AG360 Pro農機自動導航駕駛系統是農機領域的明星產品,是集衛星接收、定位導航、自動駕駛于一體的綜合性系統,主要由智能平板、多功能方向盤、力矩電機、雙天線一體機、角度傳感器等部分組成。可自由馳騁于野外嚴苛環境,全地形、全功能、全適配,直線穿梭自如,能切實解決耕不直、成本大、耗時久等問題。該系統還可廣泛應用于起壟、犁地、打藥、播種等各個環節的農業作業。
 
  我們先來來算一筆賬(以種植500畝棉花為例):
 
  ? 雇傭有經驗的
拖拉機手一般需要花費8-12萬/年,但是如果安裝自動駕駛導航系統,6-8萬/年的拖拉機手即可上手操作(會駕駛拖拉機、控制
播種機升降即可),每年可節省2萬元以上,減輕駕駛員的勞動強度的同時更提高棉花種植效率。這便節約了人力成本; 
  ? 使用農機自動駕駛系統后,可提高約7%-10%的土地利用率,每畝棉花產量預計450公斤、棉花7元/公斤,總計至少增收:500*7%*450*7 =110250元(約合11萬元)。這便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 采用導航自動駕駛技術,可減少5%的農藥使用量,假設一畝地一年約消耗各類農藥、調節素500元,共節省損耗:500畝土地*500元/畝*5%==1.45萬元。這符合綠色農業發展規律,降低了農藥使用量;
 
  ?農機自動駕駛能夠實現全天候(24h)作業,可提高30%的工作效率。原先10天的工作量,7.5天即可完成。這提高了作業效率。
 
  綜上,500畝棉花種植使用農機自動駕駛后:增收至少14.45萬,即2萬(人工成本)+ 11萬(土地利用率)+ 1.45萬(農藥使用量)=14.45萬,同時作業效率提升30%。
 
  再來看看各地的用戶是怎么說的:
 
  黑龍江的李師傅:司南導航幫我省了錢、增加了產量!
 
  黑龍江的農田地塊平坦作業面積大,農機裝備可進行高速作業。司南導航AG360/AG360Pro農機自動導航駕駛系統適用于高速、復雜路況,上坡下地如履平地,正好契合當地的作業屬性。面對開荒地地邊不齊等問題,還能利用曲線作業功能,行駛穩定、穿梭自如。裝上北斗導航的拖拉機起壟輕松、導航精準,可24小時高效播種,無需花費高價雇傭司機。這穿梭在地里的“田間霸王”,一天可輕松起壟大約1000畝。
  農戶李師傅表示:“這農機導航確實好!幫我省了一大筆錢,產量還翻倍了!”據了解,安裝使用司南農機導航,每年可節約至少2萬元人力成本,提高作業效率30%以上,切切實實給農戶帶去了高回報。
 
  河北的張師傅:用司南導航6年了,非常滿意!
 

  張師傅所在的河北沽源縣是馬鈴薯種植基地。老張種植1600多畝馬鈴薯,每年春耕是老張最忙的時候。在使用司南產品前總是雇不到好司機,經常耽誤播種作業;在使用司南導航后,農機可以自動駕駛作業,省去了人工駕駛,司機問題得到了解決,同時作業效率還得到了提高,不到半個月就能完成千余畝農田的播種任務。除了老張,當地還有不少農戶都選擇司南產品,從此種田不用下田,平均每一畝地可以增產10%,節約土地達到20%以上。
 
  新疆的劉師傅:司南導航省時省工,準備再入手一臺!
 

  2021年,新疆棉花是大家關注的“熱點”,截止目前新疆棉花采收已基本結束,總產量和單產量都呈現增長態勢。高產優質的新疆棉花背后,少不了科技的保駕護航。目前,農業機械化設備與精準導航技術的相互結合,進一步推動了棉花高質量生產。來自新疆的劉師傅種了1200多畝棉花,用了司南導航后,節約了成本和作業時間,司南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劉師傅表示:“司南農機導航用著比較省時、省工,準備今年再入手一臺!”
 
  科技推動生產,科技助農增收。上述幾位師傅僅僅是眾多用戶的簡單縮影,更多使用案例,司南導航等你來補充!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