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黑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永久免费-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

江蘇省關于發布《2020年江蘇省農機推廣工作要點》的通知

2020-03-03 09:34:39 來源:江蘇省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 閱讀量:14295 評論

  【農機網 通知公告】 蘇農機推〔2020〕2號
 
  各市、縣(區、市)農機推廣站(中心):
 
  《2020年全省農機推廣工作要點》經大家共同努力已經形成,現通知并發布。希各站認真研究,結合當地工作實際,謀劃、安排好全年的工作。
 
  附:《2020年全省農機推廣工作要點》
 
  江蘇省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
 
  2020年2月28日
 
2020年全省農機推廣工作要點
 
  2020年,全省農機推廣工作的思路是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尤其是“三農'工作思想,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省委省政府相關決策部署,在省農業農村廳的領導下,充分依靠全省農機推廣系統力量,團結協調帶動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推動江蘇農機化發展向全程機械化、全面機械化、高質量供給和高效能應用轉化,促進江蘇農機化技術、農機化裝備、農機化服務和農機化設施全面升級,完成省委省政府確定的、農業農村部明確的我省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建設目標,為“十四五”農機化發展在種植業、養殖業和加工業等領域發揮引導作用開好頭、起好步。
 
  一、全力決勝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
 
  1、完成“十三五”我省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建設目標。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達成省委省政府、農業農村部明確的全省糧食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的后一年。決勝之年,全省農機推廣系統要持續發力、精準發力,繼續保持和發揮技術支撐和保障作用,加快推廣已經總結形成的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路線、生產模式、建設模式和創建模式。正在建設的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縣要加快總結本地區的經驗和做法,加大復制、推廣應用,確保建設成效趕超先建成的縣,向黨和人民交上滿意的答卷。
 
  2、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再升級。已經基本實現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縣,要積極探索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提檔升級,在減少用工、降低成本、提質增效上做文章,試驗示范關鍵環節田間作業無人裝備,突破主要環節生產田間無人化作業,集成糧食生產全過程田間作業無人化技術,有條件的縣可以規劃建設無人農場。省站將主導該項工作,參與無人農場建設。
 
  二、積極推進種植業、養殖業機械化
 
  3、重點集成推廣應用蔬菜生產機械化技術。在蔬菜主產縣(區),針對露地蔬菜規模生產,選擇易機化主導品種,示范推廣耕整地、種植、收獲、運輸、尾菜處理等關鍵環節機械化技術,并做到集中育苗供苗,協助暢通其銷售渠道。針對設施大棚蔬菜生產,選擇園區和基地,明確現階段易機化的主導品種,集成應用蔬菜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建立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提高生產效率、復種率和經濟效益。
 
  4、積極有效推進畜牧養殖機械化技術。針對大中型規模養殖場,規劃、完善其建設,提升機械化、信息化、自動化水平,重點推進養豬、養雞生產機械化,開展水禽養殖機械化探索,實現生產周期、生產過程全封閉,生產現場少人甚至無人化,建立機械化、信息化、自動化生產養殖模式。針對中小規模養殖戶,重點解決飼料供應和機械化投喂、糞便的自動化處理和循環利用,充分發揮機械裝備的作用。
 
  5、提升水產健康養殖綜合機械化水平。根據水產養殖品種和養殖規律,試驗示范餌料定點定時自動投喂、水體增氧、捕撈、活體運輸、水質監控和尾水處理等機械化技術,集成配套相關裝備,建立水產養殖健康生產機械化模式,擴大推廣應用。引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與水產養殖裝備深度融合,開展數字漁業裝備試驗示范。
 
  6、發展特經作物生產機械化。有選擇、有重點、分地域地試驗、集成、推廣特經作物生產機械化技術。油菜、大豆等主推機械化直播技術,集成其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提高綜合經濟效益。積極示范推廣油菜毯狀苗育苗和機械化移栽技術,形成規模效應;花生、大蒜、馬鈴薯等塊莖類作物,統籌種收兩個環節,引導、規化好種植環節,加強農機農藝融合,逐步提升全程生產機械化水平;水果、花卉、茶葉、食用菌等,依托園區、特色農產品基地、等,完成園區宜機化建設改造和裝備的提升配套,針對短板及機械化弱項,試驗示范相關機械化技術,實現標準化、輕簡化生產。
 
  7、試驗研究農產品初加工生產機械化。主要針對稻米、脫水蔬菜、雜糧和藥材等加工機械化技術進行試驗、研究和開發。
 
  三、創新機械化主導的農業生產新技術、新模式
 
  8、總結制定農機化技術標準。主動與國家、行業、政府標準管理部門聯系,提出農業生產中已經形成的較成熟的農機化生產技術和管理技術,提出制定標準計劃,申請制定團體標準、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總結農業生產中正在形成的技術和規范,及時發布生產指導意見;項目實施中與企業合作形成的農機化新技術、新產品,及時制定產品標準和試驗示范技術規程。生產過程無人化技術、信息化技術是今年的重點方向。
 
  9、研制開發推廣一批農機化新技術新裝備。組織、引導或聯合科研部門、高等院校及企業,研究開發生產中急需的新技術、新裝備。采取跨領域、跨行業、跨學科與原始創新、集成創新相結合的模式,主攻種、養技術所需傳感器,集成開發種、養生產過程的機械化信息化技術。推廣一批節約、智能、綠色高效、循環利用的復合型農業機械技術與裝備;加快推廣應用精量播種、節水灌溉、精準施肥施藥、水肥一體化、深松深耕、秸稈還田離田、保護性耕作、綠色烘干、秸稈綜合利用、殘膜回收等綠色高效農機化關鍵技術;試驗示范防災減災農機化技術與裝備。
 
  10、構建農業生產新模式。以發展生態農業、循環農業為導向,通過機械化的鏈接和,將種植和養殖兩個領域相連接、相結合,構建農業生產新模式。建立試驗點,實施種養結合項目,如稻魚(蟹、蝦、鴨)共作等。將園區基地與規模養殖場相結合, 解決糞污處理和利用,構建種養結合循環模式。
 
  11、提升農機服務“三農”工作新水平。有目的、有重點地指導、幫助農機合作社及農業經營服務組織建設,發揮農機裝備和設施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提升農機化及農事綜合服務水平;穩定好、發展好農業機械化生產主力軍隊伍,培訓好、服務好農機合作社社長、理事長和合作組織*,實現生產經營組織的自我建設、自主發展,有效地服務當地農業生產和產業發展。
 
  12、參與制定農機化“十四五”發展規劃。積極參與農業農村部農機化司、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十四五”農機化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總結提供必要的材料。
 
  四、加快農機推廣體系綜合服務能力建設
 
  13、全省農機推廣系統自身能力建設。加強對全省農機推廣重點工作、全局性工作的統一領導和指導,增強計劃性、協調性和組織性。通過技術培訓、組織項目實施、開展大型推廣示范活動等,提升全省農機推廣系統人員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
 
  14、農機志愿者服務工作。加強全省農機推廣體系建設工作,充分利用江蘇農機科技志愿者服務總隊平臺,發展壯大科技志愿者服務隊伍,凝聚產學研政推及社會各方力量,更好地服務我省“三農”工作。本年度,重點強化志愿工作的計劃性和覆蓋面。
 
  15、農機推廣宣傳工作。充分發揮江蘇農機推廣網的作用,在農業農村部農機推廣總站信息處的指導下、在省農業農村廳的領導和部署下,組織開展系列宣傳活動,講好江蘇農機推廣故事,在部、省網站等相關媒體上有更多的江蘇農機推廣聲音。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產品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