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機網 地方農機】隨著“互聯網+”的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其在農業領域逐漸發揮重要作用。“互聯網+農業”利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的跨界融合,通過資源整合、信息共享和要素互聯,創新基于互聯網平臺的現代農業新產品、新模式和新業態。
信息化成為“互聯網+農業”的關鍵詞。在農業生產者,以農業信息科學為理論指導,農業信息技術為工具,用信息流調控農業活動的全過程,以信息和知識投入為主體,發展智慧農業,助力鄉村發展。
信息化助推河北農業現代化
目前,河北省正處在農業信息化與農業現代化的交匯期,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的融合正在向廣度和深度拓展,致力于以信息化加快推進從而全面提升河北省農業現代化水平。
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突破農業信息化關鍵技術,提升生產智能化水平;推進農業產業鏈信息化建設,提升經營網絡化水平;加強電子政務建設,提升農業管理數字化水平;健全產業安全信息體系,提升監管信息化水平;增強農業信息基礎支撐,提升服務在線化水平。
松江“新源微課堂”帶動起農村網格黨建活力
小平臺實現大服務。近年來,松江石湖蕩創建了“新源微課堂”,以農村網格黨建為內容的“網格+”“項目+”黨建特色工作開展。此外,還設立了“新源微課堂”黨建項目,以微講堂、微沙龍、微公益、微故事、微攝影等“五微”活動為載體,讓村民們真正感受到“組織就在家門口,書記就在眼門前”。
開辦微講堂,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利用微信群,將各類政策、黨建類信息以小視頻形式傳播,方便黨員群眾隨時隨地學習。“新源微課堂”不僅發揮政治宣傳上傳下達的作用,還是一個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的平臺。
與此同時,“新源微課堂”還有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微公益”,通過傳遞人人公益的理念,弘揚社會正能量,引導更多人從事公益活動,創造出更多的社會價值。
石家莊智慧農業應用為鄉村振興助力
只需要一部手機,就能像農技專家咨詢農作物種植技術,還可以像天南海北的人們推銷自己生產的特色
農產品,了解農產品在全國的實時銷售行情。信息化溝通機制建立,保障農戶基本收益。
近兩年來,石家莊市以構建省會數字農業綜合支撐服務平臺項目為抓手,實施了農業大數據中心建設,通過智能服務、智慧農機、測土配方、益農信息微商和農產品價格實時發布系統等平臺,對全市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流通進行了重構,為鄉村振興插上智慧的“翅膀”。
隨著智慧農業系統不斷完善,石家莊市的農業智慧辦公體系、三農輿情監測預警體系、三農綜合信息服務體系和農業電子商務體系,也將逐步實現跨界對接、融合發展,真正讓智慧農業助推現代農業快速發展,促進農業提質和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信息化為解決新疆瓜果產銷問題提供新思路
新疆的特色瓜果一直備受贊譽,但是產銷問題以及運輸問題也一度困擾著當地的瓜農果農們。信息化為解決新疆瓜果產銷問題提供了新思路,不管是英吉沙的色買提杏、精河的枸杞、特克斯的杏還是吐魯番的哈密瓜、青河的沙棘都能在天貓聚劃算上開售,而且48小時就能送到內地顧客手中。信息化的助力,使得這些新疆的特色新鮮瓜果一下成為炙手可熱的商品。
電商的介入,使新疆的特色農產品成功銷往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規模化銷售、運輸、品牌建設等曾經一度困擾新疆農產品“走出去”的問題,正在一點點攻破,農民成為品牌創建的參與者和利益分享者。
小結
農業中所應用的信息技術還有計算機、信息存儲和處理、通訊、網格、多媒體、人工智能、3S技術(即地理信息系統GIS、定位系統GPS,遙感技術RS)等。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等新科技的不斷創新應用,對于其在三農發展方面的嘗試也在不斷進行中,如何以信息化推進農業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數字化、監管信息化、服務在線化也一直是我們所探尋的課題。
此文由本網整理發布,部分資料來源:農業農村部,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