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機網 本站原創】生姜是一個可全年供貨的利基產品,并且隨著歐洲對養生保健品越來越重視,對生姜的需求也逐漸增加。中國是一個生姜種植大國,產量直接影響著的生姜市場,但中國并不是種植生姜的國家,市場上流行的生姜除了中國姜以外,還有美姜(秘魯,智利等國)。
 
  長久以來,秘魯生姜被認為跟中國姜很相似,但是秘魯貿易商否認了這一點。他認為兩國生姜大的不同是,中國是機械化生產,而秘魯多數還是手工操作。那么,在中國生姜機械化水平如何?
 
  “世界生姜看中國,中國生姜看萊蕪。”山東萊蕪在1997年就被命名為“中國生姜之鄉”,也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產品。國家建立特色蔬菜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后,為萊蕪市生姜產業的科技研發注入了強勁動力,促進萊蕪市特色蔬菜產業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生姜生產的機械主要有耕整、播種、植保、排灌、收獲和初加工機械等。其中,耕整、植保和
排灌機械可以與其他作物通用,但種植、
收獲機以及洗姜機械要按照生姜生產的農藝要求進行專門研制。
國內專門生產生姜機械的企業少之又少,在中國農機網商城中搜索到的可與大蔥通用的培土機和開溝機較多,但是相比拖拉機產品還是顯得力量單薄。   而生姜收獲機產品就更少了,并且相比于其他花生、大蒜、薯類收獲機的價格也較高。但是,用生姜收獲機代替人工,每畝可降低作業成本200元,同時生姜機械收獲還可延長生姜生長期7-10天,畝平均增產100公斤左右,增產增收的效益很明顯。“過去收獲生姜,收一畝地,倆人還要忙活五六天,現在用上了生姜收獲機,只需一袋煙的功夫,一畝生姜便完完整整地挖出來,省力又省錢。”萊蕪市一生姜種植戶說道。
 
  生姜收獲機是生姜生產過程中機械的短板,但由于市場空白較大,也被認為是先進的收獲機械。2001年開始,萊蕪農機局就致力于生姜生產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如今,生姜機械化生產已經初見成效,從耕整地、開溝、培土、覆膜到收獲,已經形成了一整套機械化生產模式。
 
  今年6月,萊蕪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承擔的“生姜機械化收獲驗證示范項目”通過了省級鑒定驗收。且項目組制定的《生姜機械化收獲驗證機具評價辦法》內容齊全、指標合理、評價方法科學、可操作性強,形成的驗證報告對生姜收獲機械的先進性、適應性、和安全性進行了客觀評價,提出的選型建議對省乃至全國生姜機械化收獲具有指導作用。鑒定驗收委員會一致認為,研究提出的生姜機械化收獲“三性”驗證評價方法居國內水平。
 
  中國農機網(www.xyzjds.com)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資料來源,山東萊蕪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