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黑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永久免费-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

農業部關于組織開展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創建工作的通知

2017-05-26 16:11:02 來源:農業部 閱讀量:14237 評論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漁業主管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水產局:
 
  為貫徹落實2017年中央1號文件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國辦發〔2015〕59號)、《農業部關于加快推進漁業轉方式調結構的指導意見》(農漁發〔2016〕1號)精神,加快漁業轉方式調結構步伐,我部決定組織開展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創建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創建原則
 
  部省共建,以縣為主。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創建工作由農業部和各省級漁業主管部門共同負責,以稻漁綜合種養大縣為重點,有關縣級漁業主管部門具體組織申報和管理。
 
  強化機制,注重實效。強化機制建設,發揮創建主體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科技創新作用,按照示范、輻射帶動的要求,創新體制機制,集成稻漁綜合種養先進適用技術,降低成本,提益,真正讓農漁民得到實惠。
 
  整合資源,協同推進。以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和企業等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單位或家庭農場等為主體,廣泛調動科研、教學、推廣機構的技術力量參與此項工作,引導稻漁綜合種養技術示范、節能減排、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等項目向此項工作傾斜。
 
  二、目標任務
 
  從2017年開始,利用三年左右的時間,我部將在全國稻漁綜合種養重點地區,創建100個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在示范區集中開展稻漁綜合種養先進技術模式集成與示范,建立健全稻漁綜合種養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深入挖掘稻漁綜合種養“一水兩用、一田雙收”潛力,充分發揮稻漁綜合種養保障糧食安全、增加農民收入、提升農漁產品質量安全、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產業扶貧和三產融合等功能作用,創建一批實現標準化生產、規模化開發、產業化經營、品牌化運作的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示范區內實現養殖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并輻射帶動周邊發展。
 
  三、創建程序
 
  (一)創建。各地要積極開展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創建工作,可先開展省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創建工作,在此基礎上擇優進行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創建工作。擬申報示范區的單位除達到《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創建標準》(附件1)要求外,還要做到“五有”目標,即“有創建目標、有工作經費、有技術團隊、有核心示范區、有技術模式”,示范區創建階段對于示范區在經營和效益方面要有明確創建目標,要有專門工作經費投入,要建設或與科研、教學、推廣等單位建立合作關系穩定的專門技術團隊,平原地區和丘陵山區的示范區要分別建立不低于500畝和300畝的核心示范區,要有適合示范區的典型技術模式。新疆、云南和廣西等民族地區可適當降低示范區創建的標準。
 
  (二)申報。經過縣級漁業主管部門初審,達到示范區創建標準和要求的,可將有關材料報至省級漁業主管部門,省級漁業主管部門按照本通知要求、《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創建標準》和《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評分表》(附件2)進行考核,并填寫《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申報表》(附件3),于每年10月1日前將申報材料報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各省(區、市)申報數量每年原則上不超過2個。
 
  (三)評審。我部組織專家對各地申報的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進行現場評審,評審合格后,我部正式公布為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經我部公布后,示范區可按照我部統一標牌格式自行制作標牌在示范區范圍內展示。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開展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創建工作是落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是漁業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抓手,各級漁業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創建工作規劃,切實做好示范區創建工作。要積極引導鼓勵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企業和家庭農場等參與創建活動,及時向同級人民政府匯報示范區創建工作進展情況,爭取各級政府對此項工作的支持。
 
  (二)加強政策支持。稻漁綜合種養具有穩糧增效、節肥減藥、種養結合、循環發展的顯著特點,符合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總體要求。各級漁業主管部門要積極爭取當地人民政府及發改、財政等部門對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創建工作的支持,將此項內容納入農業綜合開發區域生態循環農業項目、扶貧開發等政策支持范圍,積極采用信貸擔保、貼息等方式,發揮財政資金的帶動作用,引導和撬動民間資本、金融資本支持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的建設。
 
  (三)加強創新。各級漁業主管部門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稻漁綜合種養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積極協助推進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與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漁業體系有效對接,促進稻漁綜合種養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發展。要充分發揮技術推廣隊伍在促進稻漁綜合種養技術進步中的作用,發掘和培養一批貫穿稻漁綜合種養全產業鏈的技術人才,提高稻漁綜合種養產業整體素質和發展水平。
 
  (四)加強動態管理。農業部對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實行動態管理。建立示范區退出機制,對出現權證期限過期、產品質量安全抽檢不合格、養殖環境被污染、養殖超標排放等問題達不到示范區標準的示范區,省級漁業主管部門要及時上報我部取消其稱號。我部將組織或委托省級漁業主管部門每5年組織一次復評審,對不再符合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標準的,取消其資格并公示。
 
  (五)加強宣傳引導。各地要積極開展稻漁綜合種養宣傳工作,廣泛宣傳各地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建設的典型經驗和好的作法,發揮示范區的示范作用。要大力宣傳稻漁綜合種養在推動漁業轉方式調結構和綠色發展方面的作用,大力宣傳稻漁綜合種養在促進糧食生產、農漁民增收、推進產業扶貧、提高生態效益和促進三產融合等方面的作用。
 
  附件:
 
  1. 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創建標準
 
  2. 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評分表
 
  3. 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申報表
 
  農業部
 
  2017年5月23日

產品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