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2日,在“2025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大會(WAFI 2025)”期間,由中德農業中心(DCZ)主辦的德國農業企業創新論壇(German Agri-business Innovation Forum)在北京金海湖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作為德國農業機械行業的領先代表,科樂收(CLAAS)受邀出席,并由公司政府事務與大客戶總監鄭勇發表主題演講并參與高峰對話,分享CLAAS在智能農業、綠色生產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創新成果,展示德國農業科技在助力中國農業現代化和糧食安全中的突出貢獻。
 
  在題為“農業韌性的創新:更少糧食損失,更低生產成本”的演講中,鄭勇深入介紹了CLAAS如何通過智能化與機械創新雙驅動,助力農業生產提質增效。他指出,隨著氣候變化、土壤退化和勞動力結構變化等挑戰日益突出,農業機械的智能化已成為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力量。
 
  “科樂收的創新已不再局限于機械性能的突破,而是延伸至智能化、數字化和環境保護等多個維度。通過數據分析與機器學習,我們的設備能夠根據作物類型、氣候條件和操作習慣自動優化作業設定,在減少損失、提高產量的同時,實現節能降耗。”
 
  CLAAS在青貯及谷物收獲領域的先進技術,尤其是SHREDLAGE®揉絲技術與智能化農業管理系統的融合應用。該技術不僅顯著提高了青貯飼料的吸收率與利用率,還能在相同飼料投入下讓奶牛產量提升,從而實現飼料節約與低碳養殖的雙重目標。同時,CLAAS智能農業管理系統可對收獲環節的關鍵參數——包括切碎長度、青貯發酵劑使用量、蛋白和淀粉含量、地塊產量等——進行實時監測與分析,為牧場提供科學、可視化的飼喂數據支持。
 
  在隨后舉行的“高峰對話:優化德國農業科技,助力中國現代化、糧食安全與鄉村發展”環節中,CLAAS代表進一步指出,公司的創新正經歷從設備性能到數字農業的深度轉型:
 
  “過去的創新更多集中在機械裝備本身,而如今,我們更關注如何通過智能化與可持續的技術,讓農業生產更加高效和環保。”
 
  CLAAS在中國市場表現強勁,多款高端
聯合收割機在北方地區供不應求,充分證明了中國農戶對高性能、低損耗、強適應性設備的旺盛需求。這些產品在惡劣氣候條件下依舊表現穩定,為保障糧食安全和提升收獲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助力糧食安全的同時,CLAAS也在以智能化產品響應中國的綠色發展戰略。”鄭勇強調,“我們的聯合
收割機和
拖拉機均配備深度學習功能,能夠自動感知環境與作業條件,優化作業方案,幫助農戶以更少的投入獲得更高的產出。” 
  作為全球領先的農業機械制造商,CLAAS在中國深耕多年,始終秉承“助力用戶成功”的理念。未來,CLAAS將繼續與中德農業中心及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機構緊密合作,共同推動農業數字化與綠色低碳轉型,為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貢獻智慧與實踐。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